芯片底层架构是芯片设计中的基石和核心环节,可以这么说,芯片架构的设计直接决定了芯片能够执行什么样的功能、处理速度和效率,也决定了芯片与外部组件之间包括通信接口、高速互联传输等连接方式。

而不同芯片架构由于技术路径等方面差别巨大,哪怕是在实现相同功能时也各有侧重,所需要的硬件复杂程度、制造成本、功耗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当然是将底层基础把握在自己手中更有话语权,只是道理谁都明白,一群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经验都很丰富的技术人才看向中间位置大言不惭说着“不要X86也不要ARM,我们要重构”的年轻人,一时间不知道该给出什么反应。

太年轻了,这位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老板毕竟还太年轻了,没经过多少科研方面挫折打击,还能提出如此骇人听闻的提议。

但或许这确实是只有像她这样资金链充裕到足够支撑任何野望随意挥霍的年轻富豪,能提出来的天马行空的想法。

就像她毅然决然跑到陌生的国家挥舞着钞票表示要自建芯片厂,仅仅是因为在她国内遭到了区域限制,就决定换个地方另起炉灶。

怎么说呢,现阶段对这位大老板的印象最突出两个,一个有钱任性,一个不知来处的勃勃野心。

司行方是目前公司里资历最深的架构师,在三两个人使眼色暗示她开口时,司行方虽然开了口,却并不像其他人那样试图给成世宇泼冷水,反倒是饶有兴致问道,“如果要重建一套底层架构,您的想法接下来是?”

这算是问到重点了,成世宇回头示意秘书将自己带来的文件夹拿来,她将那份由“秘密团队”(系统)开发的架构框架部分资料放到了司行方面前。

见何总工显然前期沟通过没有反驳意思、司博士也微微皱着眉头阅读,还是有人按捺不住说了最为关键的问题,“哪怕我们有了底层架构、就算先想象这一点已经实现,却没人使用,这不是白瞎吗?”

“在那之后会有专门研究团队,基于这套底层架构”成世宇正说着,司博士看着文件里面的Unid名字念了一遍,“是的,Unid,基于Unid打造服务于移动手机的移动操作系统。”

钱财茫茫多的成世宇平静非常说着,仿佛并不是在讲未来会拓展移动手机产品线这样的重要信息。

“低功耗、高效能,如果我们的对标参考对象就是ARM架构”

“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应用,我们也不能放弃高性能,主打的正是我们的芯片优势,融合性。”

系统出品自然不是凡品,主打的就是一个听上去很难相信的优势融合。

“电脑、不是。”不知不觉已经成了成世宇跟多人开展辩论,尤其是听她又提到移动电脑,“所以为什么要自研底层架构?windows系统不好用吗?所有电脑厂家,联想、IBM、惠普、戴尔...你能想到的都是基于windows系统。”

成世宇听着质疑,这很好,畅所欲言,在头脑风暴阶段本来就是各抒己见。

“只要获得授权就可以兼容windows或后续开发,对芯片企业来讲是实现商业化最快的方法,哪怕大厂也同样如此。”成世宇表示她当然也清楚Windows的重要性和肉眼可见的不可替代性,“windows系统好用,但windows是基于x86,就没有任何可能未来替换应用我们的芯片。”

成世宇不愿意刚刚开局,就让自己公司的产品应用范围如此受到限制。

“我说过很多遍,那我再次强调,我不需要这家公司的产品‘最快速商业化’、‘最快速变现’,就像我从始至终没有去跟你们强调,研发的芯片卖出多少才算你们达成指标要求。”

她一直在强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