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4 / 8)

竟。刚好是周末,去龙泉寺之前,我和政言和尚通了电话,我是想在寺庙里住两天静静心,政言和尚一再表示欢迎,热情地说:“只是寺里条件简陋,怕你不习惯啊。”

我苦闷地说:“这些日子心里烦闷,只想让自己清苦两日,还望师傅指点迷津啊!” 政言师傅说:“那就来吧,我还真有话对你说。”

就这样,我独自驱车去了龙泉寺。进入龙泉山的山门,要经过一座看似普通但名字却不同凡响的拱桥,此桥名为界凡桥。传说桥的南面是凡人世间,走进山门,便是神仙境界了。我驻足界凡桥上向四方望去,龙泉寺后有九峰环抱,寺前山峰如巨大屏风,俗话说:“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抱”,描述的就是龙泉寺所处的风水。龙泉寺依山取势,殿堂逐级向上参差错落层层排列,四周有高墙环绕,气度恢弘。我忽然悟出,这龙泉寺的风水气势不就是驻京办主任追求的最高境界吗?哪个驻京办主任不是处在“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抱”的氛围中?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做到左右逢源、诡谲圆滑,凡事都能办得滴水不漏。佛家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哪个驻京办都是一个小世界,都有自己的小气候,小流域。龙泉寺是依山取势,靠的是宝珠峰,驻京办是依京取势,靠的是紫禁城,想不到这驻京办与龙泉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正思忖,政言师父迎了过来,一见我便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则成,久违了!难得你能想起老僧啊!”书包网 想看书来书包网

驻京办主任(四) 八(2)

我也学着政言的样子双手合十说:“政言师父,我可是特意来叨扰的!”

一番寒暄后,我随政言去精舍。精舍前有一棵参天大树,气宇轩昂,不由得驻足仰视。政言见我被大树的气势所吸引,便笑着介绍说:“则成,这棵树叫帝王树,高达四五十米,要六七个人才能合抱,已有千岁高龄了。相传在清代,每有一代新皇帝继位登基,就从此树的根部长出一枝新干来,以后逐渐与老干合为一体。乾隆皇帝到龙泉寺上香时,御封此树为‘帝王树’。六十年代初期,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的清末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到龙泉寺来游玩时,曾手指着帝王树上东北侧一根细干,也就是那根未与主干相合的侧干,感叹道:‘这根小树就是我,因为我不成材,所以她才长成了歪脖树。’”

政言似乎话里有话,“歪脖树”三个字让我听得心里不舒服,如果把京城比做“帝王树”的话,好像驻京办犹如那根与主干相合的侧干个个都是歪脖树。政言师父收的俗家弟子中藏龙卧虎,也不乏京城大员,或许老和尚听到什么不清净的声音了,借树讽人给我听?想到这儿,我便打定主意好好和老和尚唠一唠,说不定会大有所获。走进精舍落座,两位小沙弥袖手低眉,进来斟茶。我一边品茶一边笑着问:“政言师父近来又收了多少俗家弟子呀?”

我知道如今的和尚很喜欢收有钱有势的俗家弟子,特别是像政言这种有身份的和尚更是喜欢靠手握重权或腰缠万贯的俗家弟子供着。我之所以对他收俗家弟子感兴趣,是因为老和尚通过这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俗家弟子知道很多鲜为人知的信息。政言慈善地笑道:“不多,收了两个有佛缘的女弟子。”

我好奇地问:“怎么看出来是有佛缘的呢?” 老和尚呷了口茶笑道:“其中一位叫杨妮儿,妮者尼也,名字里就透着佛性。”

我一听“杨妮儿”三个字,心里顿时一紧,怕老和尚看出来,故作镇静地问:“另一个叫什么?” 政言笑眯眯地说:“另一个叫张晶晶,是个很有佛缘的人。”

()好看的txt电子书

我听到“张晶晶”的名字,脑袋嗡的一声,想不到失踪了的张晶晶,竟然躲在北京城,还和杨妮儿一起跑到龙泉寺拜政言为师,做了俗家弟子,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