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开始重视了,起先他提出的国债,康熙一直都认为只不过是他脑子灵活,一时的灵光一现而已,此时听他谈论治国方略竟然头头是道,不由得心惊,这样的人才,自己居然此时方知!这算不算是自己昏庸?
“小宝,你跪着累不累?起来说话。”康熙被桂哥给弄得震住了,居然忘了自己之前还想砍桂哥的“狗头”的。
见唬住了小康子,桂哥不由得有些小得意,但他脸上却是不敢表露出来。
“满汉平等,这件事,小宝你怎么看?朕觉得,真如你所言,大清或许真的会强大,但很多事就触及到了我们满人的利益,只怕还没等大清真正强大起来,自己就散了。还是那句话,说易行难。”
高桂哪里知道那么多,他也不过就是照着书本上学来的照搬而已,真要细说,从何说起啊!沉吟了一下,高桂道:“诚如皇上所说,此事不宜用猛药,一个不好,就会造成动乱,我觉得皇上还是应该先从教育方面入手,只有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风气,重视工商,重视科技,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国之根本,至于满汉平等,其实我是想,皇帝不差饿兵,想要让汉人为大清尽心尽力,那么给汉人地位和应有的尊重,汉人也一定会拥戴大清,拥戴皇上,这些,我相信皇上会做得很好的。”
这些道理,康熙博学古今,又怎会不懂?只是从没有高桂说得这么清晰透彻罢了,宋朝每年财政收入最高的时候达到了一亿六千万贯(一贯钱大略等于一两银子),就算是半壁江山的南宋时期,也有一亿贯的财政收入,而康熙此时的年财政收入还达不到两千万贯。藏富于民的重要性如何,作为一个像康熙这样的皇帝,当然最为清楚。康熙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个开明的皇帝,他自然更愿意自己的江山富裕和稳固。
是以,康熙暂时忘记了自己到这里来的目的,反而是和咱们的小桂子谈论起国事来了,起先是康熙站着,桂哥跪着,后来是康熙和桂哥都站着,他们一直交谈到快傍晚时,君臣俩都坐着,相谈甚欢,那个叫作包天赐的太监却是在中间偷偷的看到了这副情形,冷汗流得哗哗的,怎也想不通,一开始还要砍脑袋的,现在却变成了这样!
(ps高桂之言,并不代表作者的观点。)
第一百五十七章口水说干
“皇上,天色不早了。是不是该起驾回宫了?”一个服侍康熙的老太监见天色逐渐的暗了下来,有些担心,这里虽然距离京城并不算远,而且还有前锋营和骁骑营等大批的士兵保护,但俗话说夜长梦多,谁敢担这个风险?
康熙正和高桂谈得投入,桂哥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一个个的现代知识好像炸弹一般飞了出来,砸得小康子头晕晕的,有些话听起来实在是匪夷所思,但细思之下,又是有道理的,有些话则是小康子连想都不敢想的,不过,在康熙看来,高桂的很多提议,都是很中肯的,康熙也从未想到过,从小跟自己玩到大的小宝,居然是一块被遮挡住的明珠!这样的人才,虽然有的话不可思议,天马行空,但至少他敢想,朝廷之中,哪有他这样的人?自己一直以来都拿他当一个玩伴,一个运道超好的副将来对待,想不到竟然是屈才了!
听到老太监的提醒,康熙点了点头,瞧了瞧坐在身旁的高桂,这才想起,自己是为何而来了,居然都忘记了自己是来问他罪的,他略一踌躇,随即便放下了心中的这块疙瘩,这等人才,不但武功高,而且也忠心,如果因为他加入了天地会就要砍他“狗头”的话,实在是一个相当大的损失,他说得也对,只要自己能给百姓富足的生活,对待汉人和满人一视同仁的话,那些汉人为什么要反?如果天地会是一张弓的话,那么那些汉人就是箭,我把箭都拿走了,他们还能有什么威胁?
想到这里,康熙很是大度的拍了拍高桂的肩膀,道:“既然天色已晚,小宝你也随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