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受到质疑,但他仍然微微一笑从容回应:“景泰蓝是中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已经是皇宫制品,这次我们的这件《太平有象》景泰蓝还不是出自燕京本地,而是中部城市南州。更说明了我国景泰蓝制造业历史悠久、技术成熟,遍布大江南北。”

女记者仿佛早有准备,她掏出包里的资料。

这是一份A国的报纸,上面是几张彩色照片和一篇英文报道。照片上竟然是联合国代表将七宝烧香炉赠送给中东人的照片和香炉的特写镜头。

“大家请看,这是联合国秘书长将我国的七宝烧作为礼物送还给中东国家,充分说明七宝烧在国际上早已享有盛誉,被各国官方认可,你们的景泰蓝明显是模仿之作。

就拿你们今天赠送的这件礼物来说,大家请看,这大象、莲花的题材造型取自印度,技术工艺取自我国,都是抄袭的吧?”

这话可太难听了,陆青予和华盛争了一年的原创归属,没想到自己还有被质疑抄袭的一天。她举起了手,希望发言为自己辩解。

雷组长一直等着这个时机,他走到前方与中方代表耳语几声。

代表抬起头温和地对女记者说:“这位记者朋友,你的这个问题,就让《太平有象》的制作者来回答你。让大家允许我介绍,南州市天和珐琅厂的总设计师陆青予同志。”

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陆青予上前,站到了女记者的旁边。所有的相机、镜头对准了她。好一个年轻大方的女设计师!

最好的年华,最高的舞台,陆青予昂首挺胸、身姿挺拔,红光满面,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

“记者朋友,您好!我是《太平有象》的设计师陆青予。我刚才听到您关于景泰蓝和七宝烧的一些言论,觉得很有趣。

请问您得到的信息是您听来的,还是经过了深入的研究?作为一名专业的景泰蓝从业者,您要指责我抄袭,要拿出更有力的证据才行!比如实物、照片、图纸,否则,你这就是信口雌黄。”

“什么,你说我信口雌黄?”女记者眉头挑起,紧紧盯着陆青予带着嘲讽意味的眼睛。她作为记者,确实没有制造者更专业,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其他证据。

这是要打擂台了,周围的记者敏锐地捕捉到新闻热点,纷纷围拢,竖起耳朵。

陆青予毫不畏惧地盯着女记者:“您说我国的景泰蓝抄袭七宝烧,可惜事实并非如此。我国的景泰蓝早在元朝时期就已初现雏形,至今已有七百年。

当年波斯的珐琅工艺传入中国,与本土的金属制作技艺相互融合,逐渐发展出了铜胎珐琅彩这一独特工艺。在河北,就出土了一件元代的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双耳炉。这件作品的造型图案和色彩,已经完全脱离波斯的艺术风格,全部是我国传统器物的外型和纹样。

到了明朝景泰年间,景泰蓝工艺更是达到了鼎盛,因其多用蓝色,所以才被称为‘景泰蓝’。所以我国的景泰蓝远比贵国七宝烧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何来抄袭之说?”

女记者不甘示弱,迅速反驳:“但七宝烧的工艺精湛,色彩艳丽,与景泰蓝极为相似,你怎么解释?”

陆青予轻笑一声:“怎么解释?七宝烧不可以借鉴我国的景泰蓝吗?”

“你!”女记者涨红了脸。“七宝烧是银器,银可比铜高贵。七宝烧在我国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技术创新,不能简单地用时间先后来判断。”

“刚才您还说,七宝烧在前,景泰蓝在后,现在您又说时间不能判断,要用技术来断定,真是绝妙的发言。”陆青予轻轻为她鼓掌。

周围一片讥笑声,女记者的脸色变青了。

苏远宸走过来,从包里拿出文件,递给旁边的工作人员:“这是我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