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也贴心,都担心四哥的身体。孩子听多了也就记住了。”胤祺道。
胤禛道:“我平日最重养生,可不怎么熬夜,也不知这丫头听谁说的。”
这时的四爷,还没有那么多折子要看,除了有紧急差事,他大部分时候都不必熬夜。
“有女儿关心你就知足吧。”胤祺道:“我家那几个闺女大了,跟我愈发生分。”
三人于是聊了几句儿女的事儿。胤祐的次女今年就要出嫁了,也是嫁到蒙古,额驸只是个三等台吉,比起他的长女嫁给达尔罕郡王,次女的亲事就没那么体面,当然这都是康熙安排的,一碗水端平,不能你家的女儿全嫁的好,另一家都嫁普通台吉。胤祐家的长女轮上好亲事,妹妹就有点倒霉了。
为了补偿次女,胤祐准备了丰厚的嫁妆。
论宠孩子,胤祺最有发言权,他就是被宠着长大的,知道什么是真正无忧无虑的童年。等他有了孩子,就把太后当年对他的宠爱给了儿女们。
他给女儿准备的嫁妆比胤祐还丰厚,胤禛听着,对郡主生出几分愧疚来,她当时出嫁时,自己实在太不上心了,以为孩子嫁到京城,就在眼皮子底下,嫁妆也准备的一般。
等她再嫁时,自己一定不能这样委屈了孩子。
这回也有蒙古王公得知郡主和离,想跟雍王府结亲的。但来的人大多是妻子早逝的,有的原配的孝期刚过就来凑热闹,被胤禛讽刺了句,这种人谁嫁谁倒霉。
太后听说云安身体无恙也大大松了口气,她就跟来请安的纯禧公主说:“你们都夸弘历早慧,哀家看那孩子跟她哥哥不相上下,听说抓周的时候又抓了毛笔又抓了马鞭。以后估计和你一样,文武双全。”
宫里这些公主里,大格格是正经学过骑射功夫的,当年能和大阿哥、太子一较高下。后来的公主都是快出嫁才学学装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