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日日唤儿儿不见,携杖归来泪满襟。
翁驱二子往探父,亲姑邓母挽不祝
谁知夫宠异乡妾,寻将二子用毒治。
凶讯传来至永昌,姑闻气绝回仙乡。
翁归泣声震天地,彝伦大变遭非殃。
妾扶姑柩埋荒冢,日惨风凄山色冷。
又作诗说:
泣翁归兮无儿葬,泣姑亡兮为孙丧。
天地为愁兮人心惶惶,草木为悲兮猿鹤伤。
丐女
《金壶浪墨》:邳州女子丁氏,十六岁时随其母亲讨饭到了淮地。她曾独自一人从李荣门前过,李荣对他说:“这么年轻漂亮,为什么去讨饭呢?若跟了我就不用怕无吃无穿了。”
姑娘郑重地说:“我已有了婆家!”于是走开。李荣骗她说:“你母亲做什么去了?昨天我让她洗衣服为什么不来!”姑娘说:“带我去吧。”李荣把她骗进来,调戏她,她拒绝;送她东西,她不要。李荣把她关进屋子施强暴,姑娘大号大哭。李荣发怒,用棉花堵住她的嘴,把她打个半死,夜里又把她坠上石头,扔进池塘。第二天,有人从池塘边过,看见有人浮在水面,走近看才看清是那个讨饭的姑娘,石头依然系在身上,就大声惊呼。李荣的邻居认识这块石头,报告官府将李荣逮捕,按法律定罪。当地士绅在姑娘坟头立了碑,请求官府按烈女祭祀,并周济其母亲很多钱财让她回邳州老家。天河评论说:史书上记载的烈女一般都是世家豪门居多,哪里有人从乞丐中寻找烈女呢?从这件事可看出我们家乡的先辈的厚道。四海之内高尚的行为被埋没的多了。那些当官的人无能无见识,就以为贫民百姓中没有优秀女子,下流社会中没有优秀人才。唉!
无一陽一不能独立
《辽史·耶律术者妻萧氏传》:萧氏小名叫讹里,原是国舅孛董的女儿,品行端正诚实,容貌美好,从小就和其他姑娘不一样。十八岁时嫁给术者,严谨宽厚,正派温顺,被同辈女人尊重。在给术者服丧期间,极其哀痛。葬礼过后,她对身边人说:“夫妇间的关系如同一陰一和一陽一、表和里,没有了一陽一,一陰一不能独立;没有了表,里无所依附。我如今不幸失去依靠,况且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之理。术者年轻时就上朝当官,有才华无寿禄,这是上天惩罚我,使我遭此灾难,我还有什么依靠呢!
如果死者还可见到,我就跟随他;如果见不到,我就与他同归于尽。”侍女们宽慰劝解都不能使她回心转意,终于用刀自杀。
茉莉花杀烈妇
《晋江汪烈妇传》:烈妇是儒生杨希闵的妻子,二十三岁。
丈夫死后没留下儿子,想上吊自杀,可家里人防备得很严密。
她估计找不到自杀机会,听人说茉莉花有毒,能毒死人,就想办法搜集。家里人不知道她的意图,每天送她几百朵。过一个月,其家人祭奠死者,烈妇亲自撰写祭文,言辞哀切。当夜五更天,防护她的人稍疏忽,她就把积攒的茉莉花拿出煮水喝下去,天亮时就死去了。
仙人渡危坐
《辍耕录》:郭氏,天台县人,嫁给某士兵为妻,长得很漂亮。军官李某暗暗看上了她。赶上士兵去远地戍边,李某每天都到士兵家里来,百般调戏郭氏,郭氏坚决拒绝不让他侵犯。
其丈夫归家后,郭氏把实情都告诉了丈夫。一天李某到士兵家来,士兵想起往事,表现出愤怒,立即拿出刀来。李某已经逃走,到县里上告,审案根据持刀杀自己长官要判死刑的法律规定,把士兵投进监狱。郭氏每天都亲自到监狱给丈夫送饭,关起门来纺线织布维持生活。时间长了,有个姓叶的狱卒,对郭氏产生好感,就多方照顾其丈夫,每天供他饭吃,感情像兄弟一样亲密。士兵对狱卒刻骨镂心地感激。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