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贞女守贞来异谤 朋侪相谑致奇冤(8 / 10)

连城璧 笔记小说 15970 字 2个月前

”有几个少年的要私自咶开一看,然后送与包公;那些老成的不肯,说私开官府文书,尚且有罪,何况赫赫有灵的神道,是儿戏得的?还是赍送与官,当堂求看的是。

就大家换了衣服,走到县前,恰好遇着知县坐堂,一齐挨挤上去,说:“城隍司的回文有了,求老父师当堂开拆看。”马既闲递与门子,门子放在知县面前,众人巴不得早些拆开,好看城隍腹中的文理,鬼判写来的字迹。谁想包知县故意作难,不肯就拆,且抽一枝火签,差人去提上官氏与他父母兄弟,并那做干证的医生。

直等这些人犯一齐拘到面前,方才拆开文书。仔细一看,就大笑起来道:“原来是这个原故。”叫上官氏过来,“ 那一日你丈夫不在家,姜秀才来寻他的时节,还是冷天,还是热天?“上官氏道:“是十月初旬,热天过了,正是初冷的时节。”知县道:“这等你穿甚么衣服,坐在那里,做甚么事?丫鬟穿甚么衣服,坐在那里,做甚么事?都被姜秀才看见不曾?”上官氏想了一会,就答应道:“那个时节,小妇人因寒衣不曾浆洗,只穿得一件纱衫,坐在石板上捶衣服。丫鬟穿的是青布夹袄,坐在灶前烧火。姜秀才只在篱笆外面张得一张,也不知他看得明白,看不明白。”知县点点头道:“是了,你这些说话正合着来文,果然是这个原故。”就对众人道:“本县前日所说的话一字不差,如今都凑着了。姜秀才与诸兄是一班忘形的朋友,终日笑耍诙谐,绝无忌惮。那日去寻马生,隔着篱笆看见这些动静,他就见景生情,造出那番话来取笑你。上官氏乃瘦怯之人,遇了乍凉的天气,只穿一件纱衫,身上岂有不寒之理?以极寒的身子,坐在石板上面,犹如雪上加霜,那豚间两块自然是冷极的了。丫鬟乃肥胖之人,况在才冷的时节,穿了一件夹袄,身上岂有不暖之理?以极暖的身子,对着灶门烧火,犹如炉中加炭,那胸前一块自然是热极的了。此乃必然之理,一定之情,不必定要贴身着肉,方才知道这种光景。他说话的意思,不过是使乖弄巧,要你回去试验出来,疑心一夜。到第二日相见,就说出真情,要博同社之人哄然一笑而已,原没有别的意思。不想第二日就病起来,不能够与你见面。那得病的原故,是吃了冷酒之后,又脱衣服,寒冷之气,内外交攻,犯的是伤寒症候。庸医不解,误听人言,作了一陰一症病医,所以越医越重,以致昏眩而死,此乃上官氏受谤之由也。如今回文现在这边,诸兄拿下去细看。不但城隍司有回文,连那冥犯姜念兹也具有一张供状在此,但不知可是亲笔,诸兄也拿下去细认一番。”说完,就把回文与供状一齐递下来。

众人捏了仔细一看,只见城隍的文理也与一陽一间官府的口气一般,鬼判的笔踪也与一陽一间书办的字迹无异,众人看了还不十分吃惊。

独有那张供状,使人看了一遍,不觉害怕起来。不但笔踪字迹俨若生前,就是那篇文理,也宛然是姜念兹的口气。只因他长于四六,下笔便是骈俪之词,不但古作里面排偶最多,就是八股文字之中,也句句是锦联锦对。那供状云:

冥犯姜玄,供为庸医害命、谑语伤伦、恳雪两大奇冤以安人鬼事:念玄生居一陽一世,偕马镳等素笃嘤鸣;恪守清规,与上官氏毫无苟且。只以交情太昵 ,忌讳两忘 ,谈锋有暇即交。谑浪无风亦起。访友非关窃妇,窥墙岂为偷情?临风着单薄之衫,想见香肌欲栗;捣衣坐寒凉之石,悬知玉股如冰。睹衣厚即知肥体之加温,奚必粘皮而靠肉;观火近则识酥一胸之倍暖,何尝倚翠而偎红?甚矣,东方之善诙谐;冤哉,西子之蒙不洁。至于有因之疾,实起于驴背冲寒;奈何无恒之医,谬认作花间中酒。攻之不效,尚不悔过于己。犹曰“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既而云亡,则能借口于人 ,而曰“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嗟乎!生者之冤不白,止当归罪于方生忽死之游魂;死者之忿难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