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满路春风探花及第 一樽佳酿酾酒酬师(11 / 12)

侠女奇缘 侠义小说 17391 字 4个月前

关西夫子,伊、闽、濂、洛诸公,讲起学来,都要设绛帐,拥皋比。安老爷事事师古,因此自己讲学的那个所在,也是这等制度。不想今日正用着它,抬进来。老爷亲自带了家人,把那椅子安在中堂北面。椅子前头,便设下那张书案。

这个当儿,张老夫妻是在他家等着接姑爷呢!只有舅太太、安太太、金、玉姐妹,并一班丫头,几个家人媳妇在那里。见安老爷回到上房,且不坐下受儿子的头,先这阵布席设位,诸女眷只得闪在一旁。舅太太先纳闷儿道:“怎么今儿个,他又外厨房里的灶王爷,闹了个独坐儿呢?回来叫我们姑太太坐在那儿呀?”安太太见老爷脸上那番屏气不息,勃如战色的光景,早想到定是在那位神佛跟前许的甚么愿心,便在旁问道:“老爷不用老香烛台么?好到佛堂请去。”只见老爷摇摇头道:“那香烛都是那班愚僧误会佛旨,今日这等仪节,岂容焚烧香烛亵渎得的。”当下不但诸女眷听了不得明白,连公子也无从仰窥老人家的深意,只得跟着往来奔走。一时设毕,安老爷又吩咐:“就上祭罢!”只见众家人从二门外端进四个方盘来。老爷便带公子,一件件捧进来,摆在案上。大家一看,右手里摆着一方锡铸的朱墨砚台,又是两件朱墨笔。挨着砚台,摆着一根檀木棒儿,一块竹板儿。左手里摆着,却是安老爷家藏的几件古器。一件是个铁打的沙锅浅儿模样儿,底下又有三条腿儿。据安老爷平日讲说,是上古燧人氏教民火食,烹调始兴时候的锅,名日燧釜。一件象个黄沙大碗,说是帝舜当日盛羹用的。一件是个竹筐儿,便是颜子当日箪食瓢饮的那个箪。那个黄沙碗儿装着一盘清水。那两件里,一个装着几块山涧里长的绿翳青苔,俗叫作头发菜;一件装着几根海岛边生的乌皮海藻,便是药铺卖的那个咸海藻。把这分东西,供得端正。然后安老爷亲自捧了一个圆底儿方口儿的铁酒杯,说那便是圣人讲的觚不觚,觚哉觚哉的那个觚;杯里满满盛着一杯清酒。老爷兢兢业业,举得升空过顶,从东边献到座前。供好了,座旁三揖而退。才退到正中,带领公子行了个四拜的礼。立起身来,又从西边上去撤下那酒杯,捧着作了个揖。出了院子,早见叶通捧过一束白茅根来,单腿跪着,放在阶下。安老爷才望空一举,把杯酒奠在那白茅上,进来又站在那书案的旁边,问公子道:“ 你可知我今日这个用意?”公子答道:“ 西边这几件,自然是丹铅设教、夏楚收威的意思。那箪食瓢饮,正是至圣大贤的手泽口泽。只不知那奠酒为何要用着白茅根?”安老爷道:“ 这个典,你只看《尔贡》中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的几句注疏,就晓得了。”公子道:“ 祭的是位古圣先贤?”安老爷道:“古圣先贤怎么好请到我内室来。”因指着何小姐道:“ 这便是她的祖父,我那位恩师。当年我不受他老人家这点渊源,却把甚的来教你?你不经我这番训诲,又靠甚的去成名?这便叫作饮水思源,敢忘所自。你要晓得这等师生,却和那托足权门,垂涎外任的师生,是两种性情,两般气味。”安老爷将说完这话,舅太太便叫:“ 得了,收拾收拾,两位快坐下。让人家孩子叩头罢。我也家去等着陪姑爷去了。”

这里众人忙着收拾清楚,安老爷、安太太便向正面床上双双归坐;公子才肃整威仪,上前给父母行礼。把个长姐儿忙得又要侍候老爷、太太,又要张罗两位奶奶,已经手脚不得闲儿了。她还得耳轮中聒噪着探花,眼皮儿上供养着探花,嘴唇儿边念道着探花,心坎儿里温存着探花,难为她只管这等忙,竟不曾短一点过节儿,落一点精神儿。长姐儿尚且如此,此时的金、玉姐妹,更不消说是“难得三千选佛,输他玉貌郎君”了。况又二十成名,是妾金闺夫婿,她二人那一种面上分明露的出来、口里转倒说不出来的欢喜,就连描画也描画不成了。一时,公子拜罢起来,只听安老爷和太太说道:“ 太太,我家这番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