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施主,此子乃左臂神刀洪炳南之子,这玉耳两字,乃是贫僧在他周岁之时,他母亲请我所刺,并且拜在贫僧名下为徒。大水来临之时,我曾走遍柴禾口,杳无下落,算来已经五年啦。老员外本是慈善之家,理应叫他认祖归宗才是。”洪方二目发直,一语不发。玉耳跪在洪员外的面前:“爹爹,您这救命之恩,养育之德,孩儿终身不忘,儿愿随师父去寻找天伦母亲,请爹爹原谅。”老员外落泪如雨:“孩儿,你放心,为父一定叫你随师前往。来,你随父到后面拜见你母亲,说清此事。”爷俩到后院,玉耳给洪老安人磕头,自有一番惜别之情。老员外跟普妙师父说:“玉耳随您前往,年供柴,月供米,此子一切花费,均有老夫承担。”回到火神庙,普师父说:“你现在是练功夫的时候,当年我偷学你父亲的左臂刀,现在我落叶归根再传你。”玉耳盘腰窝腿,普妙拳脚兵刃一齐教。
光阴似箭,日月如流,眨眼间达十年之久,普妙把放火的本领也尽情传授,起名儿叫左臂花刀小火神。小香、小翠几次搅闹都被玉耳打跑,这回遇见洪利,才刺破玉耳的耳垂儿。这时普妙赶到:“弥陀佛,洪施主。”洪老英雄一看:“普师父,是您哪1“哈哈哈,嫡亲之子,就在眼前,还不相认,等待何时?”“这是我儿玉耳?”“然也。”“哎呀,儿啊1洪利见子思妻,眼前一发黑,“扑通”,当时昏死过去。玉耳一听,嚎啕痛哭:“爹爹呀1踉踉跄跄跑过来,跪在埃尘,伸手抱住烘炳南,把头扎在怀里:“老爹爹呀,苦命的孩儿玉耳今天才能见到您老人家一面。”小香、小翠也知道是表弟啦,过来把玉耳抱住也痛哭流涕。九龄、司马良直劝,普师父一个劲的念佛。洪炳南擦干眼泪,捧着孩子的头,仔细看这两个字。普妙说:“洪施主,我看先到小僧庙中稍微休息一下,叙一叙离别之情吧。”洪利点头。
大家一齐来到山门,往里走直奔禅堂,普师父把偷学左臂刀、刺字、巧遇、传艺,以及玉耳被洪方巧救都说了。洪利泣不成声。普师父叫玉耳给父亲磕头,小香、小翠、九龄、司马良也都过来各叙前情。炳南公带玉耳跪在普妙的面前:“若非普师父搭救,我洪利便成了千古罪人。隆恩厚谊,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哇1普妙扶起来道:“弥陀佛,总算贫僧与施主有香火之缘,只是尊夫人这多年来,杳无音信。我想吉人自有天相,将来一定一家团聚。既是杨府上还有宾朋,玉耳收拾一下物件,随父去吧。”玉耳擦着眼泪:“师父。”说完跪下,一阵悲伤。普师父一笑:“孩子,离合聚散,人之常情,你又何必难过?为师我的门户不响,孩子你将来若想名扬武林,就必须另投师门。”玉耳答应。洪利抱拳:“普师父,我孩子的舅父家里来了侯、童二侠,还有王爷,咱们一同前往吧,不然的话,王爷知道你的见义勇为,古道热肠,也要派人来请。”普妙也换了件僧袍,大家离庙来到杨府。
王爷一见这五个孩子,一个赛一个,非常喜欢。又细问了玉耳学艺的事情,这五个孩子形影不离,王爷一看这样,便说:“哎,你们五个结成盟兄弟,今后在江湖上也有照应。”王爷的提醒儿,老人们都乐意,一叙年龄,司马良行大,往下夏九龄、杨小香、杨小翠、洪玉耳。王爷高兴:“来,我给你们举香。”请来三义玛儿(三义玛儿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摆好香蜡,王爷烧香,五个孩子磕头,然后挨着给长辈行了礼。
热闹了两天,海川几次要走,都被挽留祝洪炳南一看不行,便道:“这样吧,王爷,二位侠客爷,此去顺沅江往西南约一百多里,有个三义庄,我当年离家去广东,正巧投宿在三义庄。当初叫二老庄,后来结交了我,才改为三义庄。这庄后街有两家,一个叫神刀红眉叟郑奎郑天雄,一个叫铁戟将高林高元甫,他们是我的两个拜弟。你们爷几个去他们那里,我在家中安置安置,随后再去,他们小弟兄不是又能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