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十一 异人一(9 / 10)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4364 字 2个月前

,并且问及他们历史上的兴亡变迁过程。使者提到自己的祖父叔叔大爷与兄弟时,杰公与武帝都认识,使者便感动得流着眼泪叩头跪拜,一一介绍了本国的真实情况。隔了一年,南海的商人带来三端(六丈为一端)火洗布,武帝以为他是带的普通杂布来卖的。因为别的事情,武帝令杰公去召唤这位南海商人,杰公到了他经商的地方,远远地就认出来了,说:“这是火洗布,其中两端是用树皮织造的,一端是用鼠毛织造的。”走到跟前向商人一打听,果然与杰公说的一样。于是问他树皮织的与鼠毛织的有什么不同,杰公说:“树皮织的质地坚硬,鼠毛织的质地柔软,这就是它们的区别。如果用阳燧火山阴面的柘树一烧,树皮织的火洗布就会变形。”试验了一下,果然如他所说。第二年冬天,扶南国的一艘大船从西天竺国驶来,出售玻璃镜,镜面一尺五寸,重四十斤,正反两面都皎洁透亮,把五色物体放在镜子上面,天亮时一看,镜子上的东西就看不见了。有人问这面镜子要多少价钱,那人说要一百万贯钱左右,武帝令有关人员核算了一下,府库里的所有钱都拿出来也不够这面镜子的价钱。那位商人说,这面镜子是色界天王做了功德方面的事,天降大雨。众宝如山,天王便收存起来放在山上的库府里面,别人很难拿出来,用大块的兽肉扔到库府之中,肉腐烂后沾住宝物,一只大鸟衔着飞了出来,衔出来的就是这面宝镜,举国上下都不认识这面宝镜,无人能够拿得出这个价钱的。把这面镜子拿给杰公看,杰公说:“这是天上的宝物,确实不假。从前波罗尼斯国王有大功德,能够得到两面宝镜,镜的亮光照到的距离,大镜是三十里,小镜是十里。到了他的玄孙功德尽了,天火焚烧了宫殿,大宝镜的光明能够抵御火灾,不至于被焚烧;小宝镜的光明微弱,被火烧了,虽然光彩黯淡了,仍能在方圆一百步之内,抵御毒物的侵害,那面小宝镜就是这面镜子。当时国王卖得金两千余斤,宝镜便到了商人手里,后来国王功德极少,大宝镜失去了、便把这面小宝镜收夺了回去,又藏在王宫里。这位国王的第十世孙子无道,国内众人要杀害他,这面宝镜又出了王宫,大概被大臣得到了,那就会进入商人的手里。它的价值是千两黄金,把全部府库的储存拿出来也不够。”武帝便命杰公与这位商人谈论这面镜子的出处、特点等,商人由此非常信服。杰公又问商人:“此乃稀世国宝,国王如果同意出卖,就应该是大秦的波罗奈国失掉给的罗国的大国王与大臣所有,你乃一位别国的客人,怎么能够有这面宝镜呢?一定是盗窃到这里来的吧。”这位商人半天也回答不上来,不久,那个国家便派人追查到梁国,说他们那面宝镜被盗窃走了,果然像杰公说的一样。后来有北魏的使者经常来到梁朝,也说到大如狼的黑貂、大如马的白兔、大鸭生骏马、大鸟生人的那个国家,常常有人来到京都,梁朝的公卿士人,开始相信杰公周游天地四方,出入于历朝百代,话不虚说,全是美谈。所以他能如此多闻强识,博物辨惑。虽然孔仲尼能够评批骨,子产能够说骏马骑,也不能超过异人杰公。东魏天平之年,正当梁朝大同年间,彼此双方民俗淳厚时世康平,贤能之才济济。他们在朝廷上讨论时世,评说人物士流。等到接待应对宾客时,则由肾公单独参与,在与宾客的交谈与应答中,每次都能得先声占上风。让他出使外交,宴会宾客,能使对方落入自己的计谋之内,动即挫伤对方的词锋,战机绝不虚发,从无漏洞和失策,这些全赖肾公之力。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39年),派遣崔敏与阳休之前来访问梁朝。崔敏字长谦,清河东武城人,学识渊博又极富文才,是当世第一,与太原著名学者王延业齐名,加以天文历算、医疗药物、占卜命卦等等学问,他样样精通。梁武帝选拔了十名学识丰富的高僧跟文武百官一起,在朝廷上与崔敏谈论,多数都谈不过他,武帝赏赐崔敏五百多卷书,还有两倍于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