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进行洒扫,设置神位,一早一晚,很恭谨的进奉饮食。后来,戴文谋在内室悄悄地向妻子说了此事,他妻子说:“这恐怕是鬼狐来附位。”文谋说:“我也很疑惑。”等到再进奉食物时,那神便说:“我来你这里,正想给你好处,没想到你疑心我,有了另外的想法。”文谋正在道歉时,忽然堂上发出了像数十人的喊声。出来一看是一只大鸟,身有五色,随着数十只白鸠,往东北方向飞入云霄。
瑞 鸟
炀帝征辽回,次于柳城郡之望海镇。步出观望,有大鸟二,素羽丹嘴,状同鹤鹭,出自霄汉,翻翔双下,高一丈四五尺,长八九尺,徘徊驯扰,翔舞御营。敕著作佐郎虞绰制《瑞鸟铭》以进,上命镌于其所,仍敕殿内丞阎毗图写其状,秘书郎虞世南上《瑞鸟颂》,敕令写于图首。(出《大业拾遗记》)
隋炀帝杨广征辽东回来时,住在柳城郡望海镇歇息,走出来观望时,看见两只大鸟,白毛红嘴,样子像白鹤和鹭鸶,从云中飞出来,翅膀翻飞,双双落下,有一丈四五尺高,八九尺长,很驯服地在地上徘徊,或者是在御营前飞舞。隋炀帝命令著作佐郎虞绰写《瑞鸟铭》呈给他,皇上又命令将铭文刻碑立在瑞鸟飞翔的地方。又下令叫殿内丞阎毗画下鸟的图像,叫秘书郎虞世南献上《瑞鸟颂》,并命令将《瑞鸟颁》写在画像的上面。
报春鸟
顾渚山中有鸟如鸲鹆而小,苍黄色,每至正二月,作声云:“春起也!”至三月四月,作声云:“春去也!”采茶人呼为报春鸟。(出《顾渚山记》)
顾渚山中有一种鸟像鸲鹆但体形小,青黄色。每到正月二月时,发出的声音像是:春起也。到了三四月,叫声又像是:春去也。采茶人叫它报春鸟。
冠 凫
石首鱼,至秋化为冠凫,冠凫头中有石也。(出《海陆碎事》,明抄本作出《地野记》)
石首鱼,到秋天就变成冠凫鸟,冠凫鸟的头里面有石头。
秦吉了
秦吉了,容、管、廉、白州产此鸟,大约似鹦鹉,嘴脚皆红,两眼后夹脑,有黄肉冠,善效人言,语音雄大,分明于鹦鹉。以熟鸡子和饭如枣饲之。或云,容州有纯赤、纯白色者,俱未之见也。(出《岭表录异》)
秦吉了,容州、管州、廉州、白州都产这种鸟。大小和鹦鹉相似,嘴、爪都是红色,两眼后夹着头,长着黄色的肉冠。善于模仿人的说话,语声高而厚重,比鹦鹉的声音还清晰。用熟鸡蛋和饭,做成枣大小的饭团喂它。有人说,容州有红色的、白色的秦吉了。但都没看见过。
韦氏子
汘阳郡有张女郎庙。上元中,有韦氏子客于汘阳,途至其庙。遂解鞍以憩。忽见庙宇中有二屐子在地上,生视之,乃结草成者,文理甚细,色白而制度极妙。韦生乃收贮于橐中,既而别去。及至郡,郡守舍韦生于馆亭中。是夕,生以所得屐,致于前而寐。明日已亡所在,莫穷其处。仅食顷,乃于馆亭瓦屋上得焉。仆者惊愕,告于韦生,生即命升屋而取之。即得,又致于前,明日又失其所,复于瓦屋上得之。如是者三,韦生窃谓仆曰:“此其怪乎?可潜伺之。”是夕,其仆乃窃于隙中伺之,夜将半,其屐忽化为白鸟,飞于屋上。韦生命取焚之,乃飞去。(出《宣室志》)
汘阳郡有个张女郎庙,唐高宗上元年间,有个姓韦的男子去汘阳作客,路过这座庙时,下马解鞍休息,忽然看见庙中有两只木底屐放在地上。韦先看那木底屐,是用草编成的,条纹很细密,白色,编制方法很巧妙。韦生就把这一对木底屐收起放在口袋中,不久就离开这里。等到了汘阳郡,郡守让韦先住在馆亭里。这天晚上,韦生把木底屐放在身边睡了,天亮却不见了,什么地方也没找到。仅吃顿饭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