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蚌,可以同月一起盈亏。蛇珠能罗致来珠子。所谓隋侯之珠,群珠来聚,说的便是此事。人们又问蛇珠与鹤珠有什么不同。杰公说:“让它们自己来表明吧。”梁武帝让杰公记一下哪些是蛇珠,哪些是鹤珠。一斗多杂珠,散放在殿前。弄来大黄蛇十条,黑鹤十只,把它们布置在珠子中间。于是,鹤衔起一颗珠子鸣舞徘徊,蛇衔起一颗珠子盘曲宛转。群臣看了,没有不叹服的。梁武帝又把如意、龙、虫等各种珠子拿出来,光照的远近,都和杰公说的一样。罗子春在龙宫吃的东西,如花似药,如青似饴,吃起来特别香美。他带回来一些,让人间的阳光一晒,热风一吹,竟然像石头一样坚硬,不能咬动了。梁武帝命人把这些东西藏到秘府里,让罗子春做了奉车都尉,让他弟弟做了奉朝请,赐给他们各一千匹布帛。后又追访仰公鄮到龙宫去而没被龙害的原因,原来他用麻油和蜡做了照鱼衣,是身上有蜡气的原因。
梁武后
梁武郗皇后性妒忌。武帝初立,未及册命,因忿怒。忽投殿庭井中。众趋井救之,后已化为毒龙,烟焰冲天,人莫敢近。帝悲叹久之,因册为龙天王,便于井上立祠。(出《两京记》)
梁武郗皇后性情妒忌。武帝刚登基,还没有来得及办理册封的事,于是郗皇后便非常愤怒,忽地投到宫殿庭院里的一口井中。大伙跑过去救她时,她已经变成一条毒龙,烟焰冲天,谁也不敢靠近。武帝悲叹了好久,就册封她为“龙天王”,就在井上立了供奉她的祠堂。
刘 甲
宋刘甲居江陵。元嘉中,女年十四,姿色端丽,未尝读佛经,忽能暗诵法华经。女所住屋,寻有奇光。女云,已得正觉,宜作二七日斋。家为置高座,设宝帐。女登座,讲论词玄。又说人之灾祥,诸事皆验。远近敬礼,解衣投宝,不可胜数。衡阳王在镇,躬率参佐观之。经十二日,有道士史玄真曰:“此怪邪也。”振褐往焉。女即已知,遣人守门。云:“魔邪寻至,凡着道服,咸勿纳之。”真变服奄入。女初犹喝骂,真便直前,以水洒之,即顿绝,良久乃苏。问以诸事,皆云不识。真曰:“此龙魅也。”自是复常,嫁为宣氏妻。(出《渚宫旧事》)
宋刘甲住在江陵。元嘉年中,他的女儿十四岁,姿色端庄秀丽。她没有读过佛经,有一天却忽然能暗暗地背诵《法华经》。她住的屋里,不久便出现奇异的光。她说,她已经得了正觉,应该做二七日的斋戒。她家为她设置了高座,设立了宝帐。她登上宝座,讲的话都很深奥。又讲人的灾祥祸福,各种事都很灵验。远近的人都很敬佩她。解衣投宝的,不可胜数。衡阳王在镇,亲自率领僚属来观看。经过十二天之后,有一个叫史玄真的道士说,这是一种怪邪现象。他急急忙忙地赶来。她已经知道了,派人守住门,说:“不久将有妖邪之类到来,凡是穿道服的,全都不让进来!”史玄真换了衣服突然进入。她起初还大声地喝骂。史玄真便直接走上前去,把水洒到她身上。她顿然气绝,过了许久才醒。醒后人们再问她各种事情,她便什么都说不记得了。史玄真说,这是被龙魔住了。从此以后她恢复正常,嫁给宣氏为妻。
宋 云
后魏宋云使西域,至积雪山,中有池,毒龙居之。昔三(明抄本“三”作“五”)百商人止宿池侧,值龙忿怒,泛杀商人。果阤王闻之,舍位与子,向鸟场国学婆罗门咒。四年之中,善得其术。还复王位,就池咒龙。龙化为人,悔过向王。王即从之。(出《洛阳伽蓝记》)
后魏时,宋云出使西域。走到积雪山,见山中有大池,池中有毒龙。以前三百商人在这池边止宿,正赶上毒龙愤怒,就把这三百人全都泛水淹死了。果阤王听说这事以后,把王位让给儿子,自己到鸟场国去学婆罗门咒语。四年之中,他很好地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