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一十二 草木七(五谷、茶、荈附)(4 / 5)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9003 字 2个月前

麦,粝中有露,甘如饴。(出王子年《拾遗记》)

延精麦,可以延寿益气,使人精力充沛。有一种“昆和麦”,能调畅人的六腑。还有一种“轻心麦”,吃了它可以使体重变轻。又有“淳和麦”,用它的面酿酒,人喝了一醉一个来月。吃了淳和麦的人冬天不知冷。还有一种“含露麦”,粉中含露,糖一般香甜。

紫沉麻

紫沉麻,其实不浮。有云水麻,实冷而光,宜为油泽。有光通麻,食者行不待烛,则巨胜也。食之延寿,后天而死。(出王子年《拾遗记》)

紫沉麻,它的种子不能在水上漂浮。有一种“云水麻”,种子阴冷而有光泽,适于做有油性带光泽的东西。还有一种“光通麻”,吃了这种麻籽的人,走路不用依靠蜡烛。光通麻就是胡麻。吃了胡麻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雨五谷

吴桓王时,金陵雨五谷于贫民家,富民家则不雨。(出《述异记》)

吴桓王的时候,在金陵下了一场五谷雨,专下到穷人家,富人家不下。

野粟石壳

宋高祖(“祖”原作“宗”,据明抄本、许本改)之初,当晋末饥馑之后。既即位,而江表二千余里,野粟生焉。又淮南诸山石壳生,石上生壳也。袁安云,石壳药名,穗之尤小者是也。(出《述异记》)

宋高祖刚即位的时候,正是晋末大饥荒之后。可是他即位不久,江南一带两千余里到处长出野谷子。另外,淮南一带的山上长出石壳来。袁安说,“石壳”是药名,穗子比野谷穗还小的就是石壳。

天芋,生终南山中,叶如荷而厚。(出《酉阳杂俎》)

天芋,生长在终南山中,叶子像荷但是比荷叶要厚。

雀 芋

雀芋,状如雀头。置干地反湿,置湿处反干。飞鸟触之堕。走兽遇之僵。(出《酉阳杂俎》)

雀芋,样子像雀头,放到干燥的地方反而显得湿,放到潮湿的地方,反而显得干。无论飞鸟走兽,一触上它便必死无疑。

甘 蔗

南方山有柑樜(“甘庶”二音)之林。其高百丈,围三尺八寸。促节多汁,甜如蜜。作啮其汁,令人涌泽。可以节蛔虫。人腹中蛔虫,其状如蚓。此消谷虫也。多则伤人,少则谷不消。是甘蔗能灭多益少。凡蔗亦然。(出《神异经》)

南方山中有甘蔗林。甘蔗高一百丈,围长三尺八寸。一节一节都不长,但是液汁很多。液汁蜜一样甜。吮吸它的液汁,使人肤色滋润有光泽。可以节制蛔虫。人肚子里的蛔虫,样子像蚯蚓。这是消化粮食的虫子。多了就伤人,少了粮食就难消化。这甘蔗能使多的减少少的增多。所有甘蔗也这样。

茶荈

叙 茶

茶之名器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神泉、昌明;硖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簝;福州有方山之生芽;夔州有香山。江陵有楠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浥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紫笋;婺州有来白;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白露;寿州有霍山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浮梁商贾不在焉。(出《国史补》)茶的名越来越多。剑南有“蒙顶石花”,有的是“小方”,有的是“散芽”,号称天下第一;湖州有顾渚的“紫笋”、东川的“神泉”和“昌明”;硖州有“碧涧”、“明月”、“方蕊”、“茱萸簝”;福州有方山的“生芽”,夔州有“香山”;江陵有“楠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浥湖的“含膏”;常州有义兴的“紫笋”;婺州有“来白”;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的“白露”;寿州有霍山的“黄芽”;蕲州有蕲门的“团黄”……

茶商们就不呆在盛产茶叶的浮梁了。

获神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