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一十一 草木六(6 / 7)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1338 字 2个月前

多种异菜,名曰云薇。类有三种。紫色者最繁滋。其根烂漫。春敷夏密,秋荣冬馥。其实若珠,五色,随时而盛。一名云芝。其紫色者为上蔬,而味辛;其黄色者为中蔬,而味甘;其青色者为下蔬,而味咸。常以此蔬充御,其叶可以藉饮食,以供宗庙祭祀。亦止人饥渴。宫中掐其茎叶者,历月不歇。(出《拾遗录》)

晋朝的咸宁四年,在金墉城东修建了一个芳圃,多半用来种一种很奇特的菜。菜的名字叫“云薇”。云薇有三种。紫色的繁衍滋生最好。它的根烂漫多彩。春天铺陈枝叶,夏季葱茏茂密,秋天繁荣旺盛,冬天气味芳香。它的果实像五色的珍珠,随时而盛。它的另一个名称叫“云芝”。其中紫色的是上等蔬菜,味辣;黄色的是中等蔬菜,味甜;青色的是下等蔬菜,味咸。人们常把这种菜进献到宫中,它的叶在宗庙祭祀时可用作供品的辅垫,也能使人止饥消渴。宫中负责掐它枝叶的人,整月整月不能闲着。

菠 薐

菜之菠薐者,本西国中有僧,自彼将其子来,如苜蓿、蒲萄,因张骞而至也。菠薐本是颇陵国将来,语讹耳,多不知也。(出《嘉话录》)

蔬菜中的菠薐,本来是有一个西域某国的僧人,从他们那里把它的种子带来的,就像苜蓿和葡萄是张骞从西域带种回来一样。菠薐本来是从颇陵国弄来的,叫它“菠薐”是因误传而走音。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事的原委。

芥 菹

广州人以巨芥(“芥”原作“菜”,据明抄本、陈校本改)为咸菹,埋地中,有三十年者。贵尚,亲宾以相饷遗。(出《岭南异物志》)

广州人用大芥菜做腌菜,埋在地里,有埋三十多年的。这种腌菜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崇尚,亲戚朋友之间把它当做礼品互相馈赠。

芥 末

掌中芥末多国出也。取子置掌中,吹之,一吹一长,长三尺,乃植于地。(出《酉阳杂俎》)

掌中芥末许多国家都有。把它的种子放到手掌上,用口吹它,一吹一长,长到三尺,才栽到地上。

水 韭

水韭生于水湄,状如韭而叶细长。可食。(出《酉阳杂俎》)

水韭生长在水边,样子像韭菜但是叶比韭菜叶细长。可以吃。

茄子树

南中草菜,经冬不衰,故蔬圃之中,栽种茄子,宿根有三二年者,渐长枝干,乃为大树。每夏秋熟,则梯树摘之。三年后,渐树老子稀,即伐去,别栽嫩者。(出《岭表录异》)

南方的草木蔬菜,经冬不衰,所以菜园之中栽种的茄子,宿根有三两年的,渐渐长出枝干,就长成了大树。每年夏秋之季,树上结了茄子,就要登梯子到树上把它摘下来。三年后,树渐渐老了,茄子结得少了,就砍掉它,另栽嫩的。

昆仑紫瓜

隋炀帝大业末。改茄子为昆仑紫瓜。(出《述异录》)

隋炀帝大业年末,改称茄子是“昆仑紫瓜”。

茄子故事

茄子。茄字(“字”原作“子”,据明抄本、陈校本改)连茎名,革遐反。今呼伽,未知所自。昔段成式因就廊下食茄子数蒂,偶问工部员外张周封茄子故事。张云,一名落苏。事具《食料本草》。成式记得隐侯《行园》诗云:“寒瓜方卧垄,秋瓜正满陂。紫茄纷烂漫,绿芋郁参差。”又一名昆仑瓜。岭南茄子,宿根成树,高五六尺。姚向曾为南选使,亲见之。故《本草》记广州有慎火树,树大三四围。慎火即景天也,俗呼为护火草。茄子熟者,食之厚肠胃,动气发疾。根能理龟瘃。欲其子繁,候其花时,取叶布于过路,以灰规之,人践之,子必繁也。俗谓嫁茄子。曾火炙之,甚美。有新罗种者,色稍白,形如鸡卵。西明寺僧造玄院中,有其种。《水经》云:“石头西对蔡浦,长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