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尉瑾说:“我在邺地,就得到大量的葡萄,特别有滋味。”陈招问道:“葡萄是什么样子?”徐君房说:“有点类似软枣子。”庾信说:“你太不熟悉生物了,咋能不说它像生荔枝?”魏肇师说:“魏武曹操说过,‘夏末秋初,天气仍有点热,酒醉一宿忽然醒来,带着露水吃葡萄,甜而不是糖,酸而不是醋。’这样说一说都让人流口水,何况是亲自吃呢!”尉瑾说:“这东西出自大宛,是张骞弄回来的,有黄、白、黑三种。成熟的时候,一串一串地垂挂下来,像星星编在一起,像珍珠聚在一起。西域各国多半把它做成酒,每年都来进贡。在汉代的西京,好像也有不少。杜陵那地方,每五十亩田地,就有一百棵葡萄。就是在现在的京城,也不只是皇家的禁苑里才有。”庾信说:“居然已经园种户植,接荫连架,家家户户到处都有了。”陈招说:“葡萄味和桔柚相比,怎么样呢?”庾信说:“葡萄的汁液胜奇,但是芬芳不如桔柚。”尉瑾说:“桔柚金衣素里,被包起来当作贡品,但是要讲入口就化,它还是不如葡萄。”
王母蒲萄
具丘之南,有蒲萄谷。谷中蒲萄,可就其所食之。或有取归者,即失道。世言王母蒲萄也。天宝中,沙门昙霄,因游诸岳,至此谷,得蒲萄食之。又见枯蔓堪为杖,大如指,五尺余。持还本寺,植之遂活。长高数仞,荫地幅员十丈,仰观若帷盖焉。其旁实磊落,紫莹如坠。时人号为草龙珠帐焉。(出《酉阳杂俎》)
具丘之南,有一个葡萄谷。谷中的葡萄,可以就地吃它,但是不能拿走。有的人想把葡萄带回来,就会迷失道路。世人都说这是王母葡萄。天宝年间,僧人昙霄因为周游诸岳来到此谷,好一顿吃葡萄。又见枯干的葡萄蔓可以做拐杖,就将一根粗如手指,五尺多长的葡萄蔓拿回本寺栽上,居然栽活了。不几年,它便长高数仞,荫地幅员十余丈。在架下看它,它就像帷盖一样。一串串葡萄垂挂下来,紫莹莹的,就像帷盖上的饰坠儿。当时人们称之为“草龙珠帐”。
侯骚子
侯骚蔓生,如鸡卵,既甘且冷,轻身消酒。《广志》言因王太仆所献。(出《酉阳杂俎》)
侯骚是蔓生植物,其果实像鸡蛋,味甜性冷,吃它可以减轻体重,可以解酒。《广志》上说是由王太仆献的。
蔓胡桃
蔓胡桃出南诏,大如扁螺,两隔,味似胡桃。或言蛮中藤子也。(出《酉阳杂俎》)
蔓胡桃出在南诏,大小有如扁海螺,两个隔,味道和胡桃相似。有的人叫它“蛮中藤子”。
仙树实
祁连山上有仙树实,行旅得之,止饥渴。一名四味木。其实如枣。以竹刀剖则甘,铁刀剖则苦,木刀剖则酸,芦刀剖则辛。(出《酉阳杂俎》)
祁连山上有仙树实,行旅之人得到它,可用它止饥解渴。另有一名“四味木”。它的果实像枣。用竹刀剖开它,它就是甜的;用铁刀剖开它,它就是苦的;用木刀则酸;用芦刀则辣。
橄榄子
独根树,东向枝曰木威;南向枝曰橄榄。(出《酉阳杂俎》)
木威和橄榄都是独根树。枝干朝东的独根树叫木威;朝南的叫橄榄。
东荒栗
东方荒中有木,名曰栗。有壳,径三尺三寸。壳刺长丈余。实径三尺。壳亦黄,其味甜,食之,令人短气而渴。(出《酉阳杂俎》)
东方大荒中有一种树木,名字叫做“栗”。栗子有壳,壳的直径长三尺三寸。壳刺长一丈多。壳中的果实也就是栗黄,直径长三尺,味道甜美,吃了之后,令人气短而干渴。
猴 栗
唐卫公李德裕,一夕甘子园会客。盘中有猴栗,无味。陈坚处士云:“虔州南有渐栗,形如素核。”(出《酉阳杂俎》)
唐卫公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