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便有一条龙下来,钻进了水瓮之中。明崇俨将龙肝剔出来,请刘靖妻子吞食,吃了病便好了。唐大帝玄宗在盛夏想要雪花和枇杷龙眼等水果。明崇俨就在端坐不语的那一刻间,从阴山取来雪花,从岭南取来水果,一并送到大帝面前,大帝食之,味道不错。当时瓜尚未熟,大帝想吃,明崇俨要了百钱而去,有顷,果然带回一个大瓜,并说“这是在缑氏老人瓜园里买的。”大帝急忙追上老人询问是否属实,老人回答说,那瓜是在土里埋着的,再往下看,只得到了一百钱。后来,明崇俨自己单独睡在床上,被人刺死了,刀子一直插在心上。大帝下敕令捉拿凶手,尽管催得十分紧,但竟未有一点线索。有人认为明崇俨把小鬼们役使得太劳苦了,小鬼们忍无可忍,便把他杀死了。孔子说:“想除掉异端,则等于害自己。”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啊。
鼎 师
唐则天朝,有鼎师者,瀛博野人,有奇行。太平公主进,则天试之。以银瓮盛酒三斗,一举而饮尽。又曰:“臣能食酱。”即令以银瓮盛酱一斗,鼎师以匙抄之,须臾即竭。则天欲与官。鼎曰:“情愿出家。”即与剃头。后则天之复辟也。鼎曰:“如来螺髻,菩萨宝首。若能修道,何必剃除。”遂长发,使张潜决一百。不废行动,亦无疮痍,时人莫测。(出《朝野佥载》)
唐代,武则天主持朝政的时候,瀛州博野县有位鼎师,具有神奇的本事。一日,太平公主向母亲推荐他。武则天想试试鼎师,便令人用银瓮装了三斗酒,结果他一饮而尽。他又说道:“我能吃酱。”武则天又让人用银瓮装来一斗酱。鼎师用匙子舀着吃,一会儿便吃光了。武则天想让他做官,他却说:“我情愿出家当和尚。”武则天当即命人给他削了发。后来,武则天复辟,重新主朝。鼎师说:“如来佛和观音菩萨都是留着头发的。如果能一心修炼,参禅悟道,何必一定要把头发剃掉呢?”后来他便留起长发,武则天让张潜责打鼎师一百刑杖。但并不影响他的行动,身上却不生疮痍。当时的人们都困惑不解。
李慈德
唐大足年中,有妖妄人李慈德,自云能行符书厌。则天于内安置。布豆成兵马,画地为江河。与给使相知,削竹为枪,缠被为甲,三更于内反。宫人扰乱,相投者十二三。羽林将军杨玄基闻内里声叫,领兵斩关而入,杀慈德阉竖数十人。惜哉,慈德以厌为容,以厌而丧。(出《朝野佥载》)
唐代,大足年间,有个妖道的人叫李慈德,自称能画符行咒。武则天把他安置在内宫。他把豆粒撒在地上当兵马,在地上画江河关隘。他和给事中串通,削竹子作枪刺,缠被子当盔甲,三更天在内宫造反。内宫里的人被惊扰,混乱不堪,并有十二三个人投奔了李慈德。御林军将领杨玄基听见内宫传来哭喊声,带兵斩关闯了进去,杀了李慈德及宦官等数十人。真是遗憾呵,李慈德是因巫术而获荣华,也是因巫术而丧命。
叶法善
唐孝和帝,令内道场僧与道士,各述所能,久而不决。玄都观叶法善,取胡桃二升,并壳食之并尽。僧仍不伏。法善烧一铁钵赫赤,两手欲合老僧头上。僧唱贼,袈裟掩头而走。孝和抚掌大笑。(出《朝野佥载》)
唐代,孝和皇帝让在宫内做道场的和尚与道士各显其能。好久,分不出高低。玄都观的道士叶法善让人拿来胡桃二升,连壳带仁全部吃光了。和尚们仍然不服气。叶法善又烧一铁钵通红的火,两手捧着欲往一位老和尚头上扣,老和尚喊了声“要杀人了”,用袈裟蒙住脑袋逃走了。见状,孝和皇帝拍掌大笑。
罗公远
唐道士罗公远,幼时不慧。遂入梁山数年,忽有异见,言事皆中。敕追入京。先天中,皇太子设斋,远从太子乞金银器物,太子靳固不与。远曰:“少时自取。”太子自封署房门。须臾开视,器物一无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