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缩则竭涸。又前开黄河,引水向棣州,费亿兆功。百姓苦其淹渍,又役夫塞河口。开元六年,水泛溢,河口堰破,棣州百姓,一概没尽。师度以为功,官品益进。又有傅孝忠为太史令,自言明玄象,专行矫谲。京中语曰:“姜师度一心看地,傅孝忠两眼相天。”神武即位,知其矫,并斩之。(出《朝野佥载》)
唐玄宗时期,姜师度在长安城里开掘水渠。水渠穿绕过宫庭殿堂、大街小巷。无所不至。皇上登临西楼观望,只见师度堰水流湍急,柴筏顺水而下,甚为满意,于是升他为司农卿。可是到后来,遇到雨多涨水时,大水便横冲直撞,遇上干旱少雨时,水渠却又干涸。于是他又把水渠开掘到黄河,经棣州把黄河水引进长安。这项工程花费巨大,可两岸百姓却常常遭受水淹之害。因此他又不得不派民工把黄河的放水口堵死。开元六年,黄河泛滥,大水冲破了堵死的放水口,整个棣州的百姓,全都淹死,可是姜师度仍以修渠有功为由,官品一再晋升。当时还有一个叫傅孝忠的人,官授太史令,此人自己说懂得天象,其实是专搞假冒欺骗。京城里的人都说道:“姜师度一心看地,傅孝忠两眼相天。”神武皇帝即位后,知道他们的欺诈行为,把两个人一起斩首。
姜 晦
唐姜晦为吏部侍郎,眼不识字,手不解书,滥掌铨衡,曾无分别。选人歌曰:“今年选数恰相当,都由座主无文章。案后一腔冻猪肉,所以名为姜侍郎。”(出《朝野佥载》)
唐朝时姜晦官拜吏部侍郎,眼不认字,手不会书,把他执掌的铨选之任弄得一塌糊涂,甚至连高低优劣都不分。因而选人们编成歌谣咏道:“今年选数恰相当,都因座主无文章,案(桌几)后一腔(宰杀后的猪羊一只叫一腔)冻猪肉,所以名为姜侍郎。”
魏光乘
唐兵部尚书姚元崇,长大行急,魏光乘目为趁蛇鹳鹊。黄门侍郎卢怀慎好视地,目为觑鼠猫儿。殿中监姜皎肥而黑,目为饱葚母猪。紫微舍人倪若水,黑而无须鬓,目为醉部落精(明抄本精作稽)。舍人齐处冲好眇目视日,云暗烛底觅虱老母。舍人吕延嗣长大少发,目为日本国使人。又目舍人郑勉为醉高丽。目拾遗蔡孚、小州医博士,诈谙药性。又有殿中侍御史短而丑黑,目为烟熏地术。目御史张孝嵩为小村方相。目舍人杨伸嗣为热鏊上猢狲。目补阙袁辉为王门下弹琴博士。目员外郎魏恬为祈雨婆罗门。目李全交为品官给使。目黄门侍郎李广为饱水虾蟆。由是坐此品题朝士,自左拾遗贬新州新兴县尉。(出《朝野佥载》)
唐代的兵部尚书姚元崇,个头大行走快,魏光乘便把他称作追蛇的鹳鹊。黄门侍郎卢怀慎好低头看地,被他称为偷看老鼠的猫。殿中监姜皎长得胖又黑,称他为饱食桑葚的母猪。紫微舍人倪若水长得黑而又没有胡子,被他称之为醉部脱落了精华。舍人齐处冲喜好眯起一只眼睛看太阳,便说他是在暗烛光下寻找母虱子。舍人吕延嗣个头高大头发稀少,被称之为日本使者。而把舍人郑勉看作醉高丽。称拾遗蔡孚为小州县的医博士,假装懂得药性。还有个殿中侍御史个子小、又丑又黑,被称之为烟熏了的地术(植物名)。称御史张孝嵩为小村子里求仙弄鬼的方相。称舍人杨伸嗣为热鏊子上的猢狲。称补阙袁辉为王爷门下的弹琴博士。称员外郎魏恬为祈祷下雨的婆罗门教徒。称李全交为品官给事。称黄门侍郎李广为喝饱水的大虾。因为他犯了这样随意评品戏弄朝官的错误,所以从左拾遗的官位被贬到新州新兴县做了县尉。
邵 景
唐邵景,安阳人。擢第授汾阴尉,累转歙州司仓,迁至右台监察考功员外。时神武皇帝即位,景与殿中御史萧嵩、韦铿。俱升殿行事,职掌殊别。而制出,景、嵩俱授朝散大夫,而铿无命。景、嵩状貌类胡,景鼻高而嵩须多。同时服朱绂,对立于庭。铿独廉中窃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