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令人读《文选》。而郭璞游仙诗,嗟叹称善。诸学士皆云:“此诗极工,诚如圣旨。”动筒即起云:“此诗有何能,若令臣作,即胜伊一倍。”高祖不悦。良久语云:“汝是何人,自言作诗胜郭璞一倍,岂不合死。”动筒即云:“大家即令臣作,若不胜一倍,甘心合死。”即令作之:动筒曰:“郭璞《游仙诗》云:‘青溪千余刃,中有一道士,臣作云‘青溪二千仞,中有两道士。’岂不胜伊一倍。”高祖始大笑。(明抄本“笑”下多七百四十八字,“至”高祖大笑动筒止,今据补。并将缺字用燉煌本(启颜录)校补。)道俗有疑,滞者,即论难议。援引大义,说法门,言议幽深,皆在雅正。动筒最后论议,谓法师曰:“且问法师一个小议,佛常骑何物。” 法师答曰:“或坐干叶莲花,或乘六牙白象。”动筒云:“法师今不读经,不知佛所乘骑物。”师即问云:“檀越读经,佛骑何物。”答曰:“骑牛。”法师曰:“何以知。”“经云,世尊甚奇特,非骑牛。”座皆大笑。又谓法师曰:“法师既不知佛常骑牛,今更问法师一种法义。比来每经之上皆云价值百千两金,未知百千两金总有几斤。”遂无以对。尝作内道场,时有法师先立“无一无二无是无非义”。高□升高坐讲,还令立旧义,当呼儒生学士,大德名僧。义理百瑞,无能得者。动筒即讲难此僧必令结舌。高祖大高坐褰衣阔立,问僧:“看弟子有几个脚。”僧曰:“两脚。”又翘一脚向后。一脚独立。问僧。“更看弟子有几个脚。”僧曰:“两脚。”动筒云:“向有两脚,今有一脚,若为能无一无二。”僧答云:“若其二是直,(《启颜录》“直”作“真”,下同。)不应有一脚。脚既得有一,明二即非直。”动□□以僧义不穷,无难得之理者。乃谓僧曰:“向者剧问法师,未是好义。法师师云:‘无一无二,无是无非。’今问法师,此义不得不答。弟子问天无二日,上无二王。今者天子一人,临御四海,法师岂更得云无一?易有乾坤,天有日月,星辰配于天子,即是二人。法师岂更得云无二?今者帝临广德,无幽不烛,昆虫草木,皆得其生。法师岂更得无是?今四海为家,万方归顺,唯有宇文黑獭,独阻皇风。法师岂更得云无非?”于是僧默然以无应,高祖抚掌大笑。高祖又常集儒生会讲,“酧难非一。”动筒后来谓众士曰:“先生知天何姓?”博士天子姓高,动筒曰:“天子姓高,天□必姓高。此乃学他蜀臣秦密,本非新义。正经之上,自有天姓。先生可引正文,不须假讬旧事。”博士云,不知何经,得有天姓。动筒云:“先生全不读书,《孝经》亦似天本姓也。先生可不见《孝经》云,‘父子之道,天姓也!岂不是天姓。”高祖大笑。动筒(以上据明钞本补。)又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云:孔子弟子,达者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几人未著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不解。孔子弟子,已著冠有三十人,未著冠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辨之。”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人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人也。岂非七十二人也。”坐中皆大悦,博士无以复之。(出《启颜录》)
北齐高祖有一次设宴招待身边亲近的臣子,在一块儿乐呵乐呵。宴席上,高说:“我给你们说个谜语,你们可以一块儿来猜。卒律葛答,请猜吧。”这些近臣们都没有猜中。有人说:“是响箭吧。”高祖说:“不是。”石动筒说:“我已经猜着啦!”高祖问:“是什么东西?”石动筒回答说:“是煎饼。”高祖笑着说:“石动筒猜对啦!”高祖又说:“你们这些人,也可以给我说一个谜语,我为你猜猜看。”出席宴会的大臣们,谁也没有出谜语,只有石动筒出了一个谜语,说的也是“卒律葛答”。高祖猜不中,问:“你出的迷语打一何物?”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