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二十六 伎巧二(4 / 6)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9327 字 2个月前

立即自动打开,书橱也自动打开,都是一个机关起的作用。皇帝的车驾返回宫殿时,所有的门窗都自动关闭,恢复正常。各间书室的窗户,都是一个样式的。这些书,撰文记事,条理分明,秩序井然;文词通顺锋利,说理明白畅达,而且互相阐发。至于抄写,用的都是真笔楷书,没有一点错误。装裱华丽洁净,可以说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是绝代的瑰宝。自汉朝以来到南北朝时的梁朝,文人才子们所撰写的著作中,都没有能赶得上这些书的。这些新书的书名,都是隋炀帝亲自给起的。每当有人进献一部新书,隋炀帝都给予奖赏。

刘 交

幽州人刘交,戴长竿高七十尺,自擎上下。有女十二甚端正,于竿置定,跨盘独立,见者不忍,女无惧色。后竟还扑杀。(出《朝野佥载》)

幽州人刘交,头上能顶一只高七十尺的竹竿,可以自己让竿上下自由活动。竿上站立攀附着十二个端庄秀丽的女孩,在上面跨越攀援,观赏的人都由于担心跌下来而不忍看。但是竿上的十二个女孩,一点惧怕的表现也没有。后来,还是有女孩不慎从竿上失足跌落地上摔死了。

张 崇

唐巧人张崇者能作灰画腰带铰具。每一胯,大如钱。灰画烧之,见火即隐起。作龙鱼鸟兽之形,莫不悉备。(出《朝野佥载》)

唐朝时,有个叫张崇的匠人,能制作灰画腰带扣卡,每一环象铜钱那么大。这种灰画用火烧,见火就渐渐凸起,鱼龙鸟兽等各种花纹图案,几乎全有。

十二辰车

则天如意中,海州进一匠,造十二辰车。回辕正南,则午门开,马头人出。四方回转,不爽毫厘。又作木火通,铁盏盛火,辗转不翻。(出《朝野佥载》)

唐朝武则天如意年间,海州向朝廷进献一位匠人,能制造十二时辰车。这种十二时辰车,当车辕转到正南时,午门自动开放,有驾车的马与人从门里探身出来。这种十二时辰车,围着东、南、西、北四方旋转,不差毫厘。这位海州匠人,还会制作木火通,是用铁盘盛火,旋转时火也不从盘中掉下来。

铜 樽

韩王元嘉有一铜樽,背上贮酒而一足倚。满则正立,不满则倾。又为铜鸠,毡上摩之热则鸣,如真鸠之声。(出《朝野佥载》)

韩王元嘉有一只盛酒的铜樽,上面盛酒,下面一只脚立在那儿。樽里盛满了酒,铜樽就立得很正。没盛满酒,就倾斜。韩王元嘉还有一只铜鸠,将它在毡上磨擦发热,就会发出鸠鸣一样的响声。

殷文亮

洛州殷文亮曾为县令,性巧好酒。刻木为人,衣以缯采。酌酒行觞,皆有次第。又作妓女,唱歌吹笙,皆能应节。饮不尽,即木小儿不肯把;饮未竟,则木妓女歌管连催,此亦莫测其神妙也。(出《朝野佥载》)

洛州有位县官叫殷文亮,心灵手巧又喜好喝酒。这位县官自己雕刻一个木人,身上穿着粗丝彩衣。每到聚宴饮酒时,小木人为人敬酒都很有次序。这位县太爷还制作了一个妓女机器人,即能唱歌又会吹笙,而且都符合节拍乐律。如果酒杯里的酒没有喝干,木制机器人就不再给你斟酒;如果没有喝尽兴,那个木制女歌舞艺人,就连唱带吹地催促你继续饮酒。这两个木制机器人,谁也猜测不出它们的机关奥妙来。

杨务廉

将作大匠杨务廉甚有巧思。常于沁州市内刻木作僧,手执一碗,自能行乞。碗中钱满,关键忽发,自然作声云布施。市人竞观,欲其作声。施省日盈数千矣。(出《朝野佥载》)

将作曾有位技艺高超的匠人叫杨务廉,特别能搞巧妙的发明设计。他曾经在沁州市雕刻一个木僧人,手里端着一只木碗,自动向人乞讨布施。等到木碗中的钱盛满了后,机关的键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