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世风大坏。等第者简直同中第差不多。这些人互相夸耀吹捧,坐着好车,穿着华丽的衣服,不以为过份。期集时,真正有学识的人们目为不齿。由于这个原因、此后废置不定。
诸州解
同华解与京兆无异,若首送,无不捷者。元和中,令狐楚镇三峰,时及秋赋。榜云:“特置五场试。”盖诗歌文赋帖经为五。常年以清要诗题求荐者,率不减十数人。其年莫有至者,虽不远千里而来,闻是皆寝去。惟卢弘正独诣华请试。公命供帐酒馔,侈靡于往时。华之寄客毕纵观于侧。弘正自谓独步。楚命日试一场,务精不务敏也。弘正已试两场,马植下解状。植将家子,从事辈皆窃笑。楚曰:“此未可知。”既而试《登山采珠赋》。略曰:文豹且异于骊龙,采斯疏矣。白石又殊于老蚌,割莫得之。楚大伏其精当,遂夺弘正解头。后弘正自丞郎使判盐铁,俄而为植所据。弘正以手札戏植曰:“昔日华元,已遭毒手。今来鹾务,又中老拳。(拳原作权,据明抄本改。)大中中,纥干峻与魏鈪争府元,而纥干屈居其下。翌日,鈪暴卒,时父皋(父皋原作又泉;唐摭言二作时峻父方镇南海,峻父当是纥干泉,曾为岭南节度使。见文苑英华沈询撰制词及裴廷裕《东观奏记》。)方锴(锴当作镇)南海。由是为无名子所谤曰:离南海之日,应得数斤。当北斗(唐摭言二斗作阙)之前,未销一捻。因此峻兄弟皆罢举。皆斯(唐摭言三皆斯作张又新)于时号张三头。(进士状头,宏词敕头,京兆解头。原缺出处,今见《摭言》卷二)
各地举荐的贡士,大体同府解的待遇和方式差不多。如果是第一名被举荐的,基本都可能被选中。元和(唐宪宗年号)中期,令狐楚镇守三峰,正值秋试。便布告说,先举行五场考试,以取人才。五场为诗、歌、文、赋、帖经。一般以诗求荐的,每年都会有十几人,但这一年却一个没有。有的人从千里外赶来,明了情况,也都离去。唯独卢弘正只身请见,要求参加考试。令狐楚命人给他安排住处,非常优待,并委派幕客毕纵观察卢弘正的行为谈吐。卢弘正只有一个人参加考试,令狐楚就决定每天考一场,求精而不求快。卢弘正已经考完两场,马植也来参与。马植是一个将门后代,同卢弘正争雄,一些人都私下笑他。但是令狐楚却说没准儿。马植写《登山采珠赋》有这样的话:文豹且异于骊龙,采斯疏矣;白石又殊与老蚌,割莫得之。意思是说,文豹和骊龙是不一样的。你到山上采珠子,大相径庭。石头和蚌根本不是一回事,剖开石头,怎么会得到珠子?令狐楚认为马植论述精当,夺了弘正的第一给了马植。后来弘正以丞郎使的官,主管盐铁事务。收入被马植据为己有。卢弘正亲自写信取笑他,说当年地方考试你得了第一,现在管理这么点小事,你又来伸手。大中中期,纥干峻同魏鈪争夺地方考试的第一名,纥干峻失利。第二天,魏鈪暴死。当时纥干峻的父亲镇守南海,便有人匿名诽谤:离南海之日,应得数斤;当北斗之前,未销一捻。意思说,纥干泉(纥干峻的父亲,曾任岭南节度使)从南海回来,一定带回很多钱财,正当魏鈪同纥干峻争夺考试第一的时候,谁受得了你手指一捻呢?因为这个,纥干峻的弟兄们都拒绝参加地方考试。进士状头、博学宏词科敕头、京兆解头称为三头。
试杂文
垂拱元年,吴道古等二十七人及第。榜后敕批云:略观其策,并未尽善。若依令式,及第者惟止一人。意欲广收,通滞并许及第。后至调露二年,考功员外刘恩(唐《摭言》一恩作思)立奏议加试帖经与杂文,文高者放入策。寻以则天革命,事复因循。至神龙二年,方行三场试。故恒列诗赋题目于榜中矣。(出《摭言》)
武则天垂拱元年,吴道古等二十七人中进士。发榜后,武则天批示说,大体上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