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屏住呼吸,静待着历史性的一刻。

反倒是没听到呼声的余时章不自在起来。

咋的,沈筝一说话,下面的人便热情捧场,他一揭匾,反倒都成锯嘴葫芦了?

赵休与小袁一人一边,将盖着红布的牌匾抬了过来。

余时章上前,侧身而立。

在场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了他的右手上。

只见他捏住红布一角,抬手一拉红布飘落在地。

牌匾看起来大气极了,只一眼,众人便觉得,心神全被上面的字吸引了过去。

从右往左看,上面正刻着“同安县学”四个大字。

该字银画铁钩,入木三分,下面识字之人光看字,便已能想象出写字之人是怎样一番风骨气度。

不识字的人也夸赞道:“伯爷这字写得真好!好看得跟画儿似的!”

这话声音不小,被余时章听了去,面上不显,但心里乐开了花儿。

沈筝站在他身侧,悄悄给下面众人打手势。

众人心领神会。

顿时。

“好字!能见伯爷真迹,晚辈此生已然无憾!”

“能被伯爷题字,是咱们整个同安县的荣誉,而我!今日见证了这一刻!不行,我要回家,让族长记入族谱!”

“伯爷真是平易近人!咱们一个小小县城,都能得伯爷亲手题字!往后谁敢说伯爷不好,我张老二第一个不干!”

一声声吹捧从人群中席卷而来,夸得余时章再也维持不住风轻云淡的神情。

他朝众人摆摆手,平稳声线说道:

“求真,不如学真做人,本官,在上京等你们。”

然后他一个转身,留给众人一个深沉的背影,深藏功与名。

“伯爷大义”

下面的学子们得他亲口鼓励,激动得嗓子都快喊劈叉了。

第260章 这才是世人心中的永宁伯

赵休与小袁将县学牌匾挂上去之后,众人散场。

县民本就是突然得到消息,来凑个热闹,如今热闹也凑完了,他们还得回家晒种呢。

倒是县中学子站在县学门口,久久不能回神。

“诸位,好像觉着,自沈大人来同安县后,咱们便开始做一场又一场的美梦。”

张元玮站定在县学面前,愣愣说道。

何名成站在他身侧,望着沈筝几人的背影,叹道:

“是啊,张兄,自咱们在茶馆遇到县令那日至今,不过才过去了小半年,但咱们,竟也能在自家县中读上书了,真是......”

其余人早就听说过他二人的经历,如今县学开学在即,还是觉得一切的一切,顺利地令人发指。

本是家中贫穷,读不上书之人。

家中却在沈大人的带领下,忽地种上了高产水稻。

本想着秋收后,能攒些束脩去泉阳县读书,没想到又应招进了巡逻队,给家中挣了一笔银子不说,还能直接入县学读书。

本以为这已经够如梦如幻了,谁承想,沈大人竟请来了永宁伯替县学题匾!

这是天下多少读书人求都求不来的荣誉,如今却真实地发生在他们眼前。

“不行!”

何明成突地说了一句话,而后转身就走。

张元玮只用一瞬功夫,便猜到了他的心思。

这小子!

他赶紧招手将剩下的学子全都唤了过来,众人在县学门口窃窃私语起来。

......

众人回衙。

沈筝回想着方才学子们激动的神情。

那模样往后要是谁再与她说,书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