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们捂着胸口说:“主簿大人,您要不再猜猜?”
许主簿眉头微挑,他是真没想到,县民们有如此大方,他思索一番后又问:“每户十斤?”
里正们闻言露个大牙直乐。
看吧,他们之大方,连见过大场面的主簿大人都猜不到!
许主簿见状面上露出一丝讶色,问道:“还不止十斤?”
那就真有些多了。
许主簿第一反应是,若是每户的税粮多出十斤稻种,那他们这第一批稻种,就可以惠及更多百姓了。
这是好事,不论对大人的名声,还是整个大周来说,都是好事。
唯一有损失的,只有县中百姓。
但其实百姓们到手的,已然够多了,大人心系他们,他们也能割舍自已的利益维护大人,传出去都是一段佳话。
“你们做得很好。”许主簿夸赞道。
里正们骄傲扬头,顿觉在这位主簿大人面上找回了底气,直说:
“大人待咱们好,咱们都记在心里呢。待大人算完,您且看着吧。”
许主簿与他们几人达成共识,想给沈筝一个惊喜,干脆他们一块儿站在原地,看沈筝算数。
倒是可怜了被蒙在鼓里的沈筝,草稿纸都用了两三张,算得直冒汗。
“啪嗒。”
沈筝将手中毛笔往桌上一搁,抬袖胡乱擦了一把汗后抬起了头,随即一愣。
“许主簿,您与他们站那么远作甚?都过来,我有事问你们。”
里正们脚步轻快地走了过去,许主簿嘴角含笑,紧随其后。
沈筝眯眼看着他们相似的神态,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
不会是真的吧?
她又看了一眼面前的册子,结合里正们与许主簿的神情,心中确定了八成。
第227章 平均亩产,出种率
沈筝心中感动。
她将算出来的数据核算了两遍,绝无可能出错,所以依照这个数据来看,同安县中每家每户,几乎都多交了一成稻种。
这一成稻种对应的价钱,不论对村中哪户百姓来说,都不是个小数目了。
各村里正的年纪都不小,就算是最年轻的周里正,也比沈筝大上好几岁。
但此时的他们站在沈筝面前,俨然像是等待夸奖的孩子一般。
他们见沈筝不语,心中急切了起来,想将话说明白我们每户人家都多交了稻种,大人快夸我们啊!
但转念一想,又担心沈筝唤他们过来,说得不是他们心中所想的事儿,那惊喜不就没了?
唉煎熬。
许主簿见里正们的神情,不禁轻笑,替他们问道:“大人,您想问属下们的,是何事?”
许主簿这话一出,沈筝的猜测确定了十成十。
但她偏偏不提稻种一事,只暗中剐了许主簿一眼。
里正们不说也就算了,他竟然还跟里正们一起瞒着她,让她一阵好算,笔杆子都快算冒烟了。
她清了清嗓,从桌上拿起了各村亩产记录,念道:
“咱们同安县今年各村亩产,已然核算清楚......”
“啊......”
里正们闻言活像霜打的茄子。
他们心中焦急,大人怎的不说稻种的事儿!
快说呀!说呀了他们就可以假装不经意间答道:多出一点稻种而已,村民们的心意罢了。
可沈筝就是不说,反而假装没看见他们的失落与焦急。
“怎的?不期待最高亩产与平均亩产了?”
“期待!期待!大人您念。”里正们只得赔笑。
沈筝一笑: “好,那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