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正青怎能不懂她的意思,只觉她有些将事情想得天真了些。

“百姓出得起,但买不到。”

各地官府基本都有公田,从同安县买回去的稻种,待公田种不下了,才会卖给百姓。

沈筝沉默,余正青见她不语,接着说道:“各地官府都会笑你傻,偌大一个机会摆在你面前,你却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沈筝依旧埋头剥着稻粒,“每个县五百斤稻种,县中公田种不完的,定会有一部分被拿来售卖,他们是官,从下官手中低价买的,明面上的售价,自是不敢高于粮铺。”

余正青叹了口气,“你也知道是明面,过了路子的,那没过路子的呢?地方上的官员家眷,地主乡绅会如何争抢你应当清楚,真正能落到老百姓手中的,又能有几多?”

她不回答余正青的话,只是轻声说道:“大人,大周不止有下官与尹大人二人。”

余正青抬头看向她。

二人说话间太阳悄无声息地爬到了顶,高高挂在苍穹之上,日光洒在沈筝身上,在余正青眼中,此时的她有了些许神性。

沈筝继续说道:“一个柳阳府,能出我与尹大人两个傻子,那整个大周又有多少府,又有多少个傻子呢。”

余正青张了张嘴,这才明白,她坚持两百文一斤的定价,一开始便是在赌。

赌买到了稻种的官府,有与她和尹文才志同道合之人,这样她卖的价低,他人拿回去才能卖低价。

若是她卖五百文一斤,官府肉疼,只会卖得更高,有些百姓定是买不起的。

余正青此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虽从一开始便欣赏沈筝与尹文才的那股赤诚,但他见惯了人心诡谲,见惯了官场的暗潮涌动,他不想因为那点微小的可能去赌一个未知,且还是拿自已的利益。

但此刻,他斥责沈筝的话再也说不出口来,他心中清楚,自已永远都没办法拥有她这颗玲珑心。

沈筝蹲在地上扒拉着稻谷,细细看着哪些适合留种,她手上动作不停,嘴上说道:

“大人,若是如今同安县还是下官刚来时那般穷困潦倒之相,下官是断不可能售低价的,但就如下官方才所说,万两白银,真的很多了。”

“下官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或许在某些巨富之人眼中,万两银子不过是沧海一粟,但下官穷惯了,万两银子真的可以干好多事,也够下官领着同安县民将日子过好了,所以下官傻就傻了,就傻这一回。”

余正青才不信她口中的“一回”,他有预感,若是还能让沈筝逮到机会,她不知道要“傻”多少回。

第174章 里正们的“惊喜”

沈筝说完也有些感慨,自已何时变成了“圣母”。

她想到自已刚到这边,得到高产水稻种子时简直欣喜若狂,心中高喊:待种出水稻后定要狠狠宰各地官府一笔。

可她如今不仅没宰他们,反而将自已宰了去。

她昨夜一夜未睡,不停回想着前世的自已,那时候穷,但是不仇富,只一心想着读出名堂来,往后能吃穿不愁。

她对不愁的定义,并不是要什么有什么,而是能吃饱肚子,能穿暖衣服。

这个简单的愿望在她来同安县之时便完成了,甚至她还有了专属厨子:赖叔。

赖叔隔三差五便要来问她想吃什么,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这是她上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儿,简直太幸福了。

她一直是个很好满足的人,如今自已身在官位,且吃喝不愁,自然就想到了底层的百姓们,前世的她是他们的缩影。

她与尹文才这种人,在官场中虽然少见,但绝非没有,说不定她此举还能唤起有些人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