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从的道理?

实则内心都松了口气,这脸,要丢也是众人一起丢,待今日出了这金銮殿,谁能往外说不成?

文武百官齐声道:“陛下慧眼如炬,为我大周又寻一能臣,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有人问道:“地方县令着实埋没了沈大人这般人物,陛下何不尽早将她调回上京任职,才能使她大放光彩?”

天子自是想将沈筝调回上京,今日余时章出发之前他也交代过了,让他到地方之后问一问沈筝的想法,若是她舍得放下手头的事儿,那不日便能回上京任职。

但今日就是没人能质疑他的决定,他回道:“沈卿在哪都能大放光彩。”

那名官员此时算是知道了,今日他们只能恭贺陛下,吹捧那位沈县令,旁的话是一句都不能说。

但凡说了,便要被天子抓住话头,又得被刺上一番。

他一笑,干巴巴地说道:“陛下所言甚是,是臣多嘴了。”

金銮殿上陷入一阵诡异的静谧,没人再敢上前找不痛快。

但显然天子还未痛快,他问道:“诸位爱卿,朕想替天下女子问问,两年后的春闱,她们可否参加得?若是不成,朕还是早日下令,令她们该干嘛干嘛,切莫将精力放在科举上。”

文武百官:“......回陛下,如今有沈县令给天下女子以身作则,也让天下人知晓,女子也能在朝堂上作出功绩来,这女子科举,自是要接着推行,为我大周朝堂选出更多像沈县令那般的人才才是。”

他们说完就在心中唾骂自已,一子慢,满盘皆落索。

当初他们没争过天子,导致女子科举一事被开了先例,如今又冒出了个如日中天的沈筝来,只要沈筝在一日,那女子能不能参加科举,便不是他们能说了算的。

但他们没想过的是,不论是高产水稻还是棉布纺织机,都不是他们努力便能拿得出来的。

若是让他们扪心自问,能否拿出这般利国利民的物件来,他们也只会摇头:男儿志向,当在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