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县令彻底放心下去,如果只是稻种价高,那他们心中早就做好了准备。
朱孔嘉眼珠一转,说道:“沈大人,世面上的稻种哪能与您这稻种相提并论,价高是应当的,就是不知......沈大人欲售多少银子一斤?”
其余县令闻言纷纷赞同地点点头,他们来同安县,就是想亲眼看看稻田,再探探这位沈大人的口风。
沈筝看着朱孔嘉手中的账本,说道:“诸位大人还是看看吧,免得待会儿觉得本官狮子大开口。”
朱孔嘉尴尬一笑:“怎么会。”
但手上还是慢悠悠地翻开了手中账本,他其实也好奇,同安县到底花了多少银子。
账本上记录了同安县挖渠至秋收以来,在其中投入的所有开支,事无巨细,他一一看去,见并无不妥,又将账本递给了后面的人。
见众人都将账本看过后,沈筝便开始说正事。
“我同安县投入的本钱,想必诸位大人都大致了解了,本官之前便对余大人承诺过,各地官府的稻种由我同安县衙售卖,定价会低于粮铺价格,沈某也给诸位透个底儿,今年这稻种,只有我同安县一家粮铺售卖,最低定价一两银一斤。”
众县令闻言皆是一惊。
一两银子一斤的稻种!可谓天价!
如今市面上的稻种,依亩产而定,一斤售价大致都在四十文至八十文之间,只有口感极好,亩产又不低的稻种,价格能卖到百文左右。
而这高产稻种的定价,一来便是普通稻种的十倍有余!
待他们细想过后,又觉得一两银子的定价,甚是合理。
如今这高产水稻的亩产应当是普通水稻的五倍有余,今年又是稻种出世的第一年,物以稀为贵。
等再过两年,大周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这水稻之时,之前的稻种必将会被淘汰,而这稻种的价格也将会稳步下跌,直至如今普通稻种的售价。
所以这稻种定价第一年高,也是正常的。
他们不禁在心中猜想,对外售卖一两银子一斤,那对他们呢?
沈筝见他们面上好奇,掏出一张纸对照说道:“本官来之前与余大人大概算了一下,今年县衙约莫能收上来七万斤左右的稻种。”
七万斤?
众县令在心中快速地算了笔账。
第164章 定价风波
不对,对不上啊。
据他们所知,同安县一千五百多户人家,一户一亩地,收成算作千斤,三成的稻种,便是三百斤。
就算县民筛种前按照十之税二上粮税,那也是九万斤稻种了!哪里才止七万斤!
如何能突然少两万斤稻种?!
这可是两万斤,不是两斤!
莫不是......
沈筝见他们低头不语,似是沉思,心口涌上一丝失望。
她当然知道他们心中在想些什么,只要她让人在账簿上将稻种少计入一些,那她便能私下售卖稻种,多获利一些。
她突然觉得眼前这些人有些蠢。
若是她想私下牟利,用得着与他们说这么多?如今县中稻种定价,她说多少便是多少,她若是想牟利,哪还用得着与他们这般掰扯。
尹文才见状,面上也露出一丝怒色,胸口起伏不定。
这些人,有些不知好歹了......
他们真当沈大人愿意低价卖与他们稻种,是看在同朝为官的份上?
简直愚昧!
若不是沈大人心系万民,他们算得上哪根葱,敢在沈大人面前蹦跶!
沈筝嗤笑一声,问道:“诸位大人何故这般神情?莫非本官卖与你们优种,你们还不愿,想要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