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地方官员给圣上写信一事,也算不上多,若说汇报政绩,自有专人来查。
若说他们地方官员主动给圣上写信,其实无非就几件事。
这第一种是最多的,那便是问圣上龙体安康,说白了就是关心关心圣上,在他面前露个脸,刷刷好感度,外派许久,害怕被圣上遗忘了嘛。
第二种也比较常见,那便是要银子,这种一般会挨骂,不止要挨圣上的骂,还要挨户部的骂,但没办法啊,若是被骂几句就能要到银子,那他们大伙都愿意。
这第三种便是如今余正青这种,有要事禀报的。
余正青在信中细细描述了那纺织机与高产水稻,棉布他如今倒是有一截,但水稻那日走得急,没带上。
所以今日他准备派人与赵休一同回同安县,挖一株水稻回来,到时候他直接让人快马加鞭,直抵上京城面圣!
赵休看着余正青递过来的银子,有些怔愣。
这是出公差的跑腿费吗?
余正青见他不动,直接将那二两银子塞给了他,“回去给你家大人说,这是本官买她稻子的银子,这株稻子是要进京呈给圣上看的,切记,不可选太好的。”
赵休先是一惊,他同安县的稻子要进京面圣了!
随后又有些难受,稻子都见过圣颜了,他没见过......
但余正青方才最后那句话,让赵休醍醐灌顶。
不能选太好的,是了,若是他来办事儿,他自会觉得面圣之物定是要选最出众的,但余正青的话让他明白,这稻子不一样。
若是一来便将最好的呈给了圣上,那往后的稻子若是比不上,那他们同安县轻则丢脸,重则欺君!
赵休将那块碎银子揣入怀中,对余正青说道:“小人定当将原话传给我家大人。”
余正青见他毫不客气的接过银子,嘴角抽了抽。
真是有什么官,就有什么手下。
他又从怀中拿出一封信来递给赵休,“这封信回去交给你家大人,让她好好看看,考虑好了给我回信。”
第114章 三位县学先生
同安县衙。
烈日当空。
这几日日头大的不行,沈筝抬头望望天,原本打算叫村民们浅浅灌田,如今看来是不行了,得一直将田坎留个缝,让渠水灌进去才行。
她将手中的粮票递给村民后,县衙门外响起了马蹄声。
“吁~”
排队的村民们听见声音立刻向后看去,如今他们同安县衙是热闹得很,县令,知府,通通往他们这儿钻!
今日他们倒要看看来的是何方神圣,待他们看清了,回去也有吹嘘的资本。
什么?你怎么知道今日我又见了某某官员?嗐,这当不得啥,都是来找咱们县令大人的!
但今日他们看清门口来人时有些失望。
来的不是别人,而是他们同安县衙的捕头,赵休。
不过值得他们好奇的是,赵休背后还跟了一位府里的捕快,还有三个,读书人?
读书人来他们同安县衙作甚!
村民们惊奇地打量着那三位读书人,与此同时,那三人也在打量着同安县衙。
他们的视线先从村民们身上划过,随即入目的便是有些破败的县衙大堂。
说实话,虽然他们早就知道同安县贫穷,但今日亲眼看到时,还是有些穷得超出他们意料了。
但要说他们为什么会来,只能说知府大人开出的条件太诱人了,他们只需在这同安县学教书满三年,到时便可直接回府学任职。
府学啊!
那可是多少先生挤破了头都进不去的,但如今这大好的机会却被他们握在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