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寂静无声,都在认真品尝着米饭的味道,就算只有一个用菜油炒的辣椒,他们也是吃得津津有味。
这顿饭佘小果罕见地吃了两碗饭,很是心满意足,只是李桂云说这一顿饭吃了三斤米,佘小果有点被吓到。她才买了十斤米,原本想着能吃一星期来着,看来她太低估了自家人的饭量了。
吃了饭,佘小果拿出一个经典老发夹给李桂云,网状的,梳个马尾辫,把长发卷起来,用这个网状发卡套住。李桂云一下子变得时髦起来,她其实长得好,人又高挑,就是在佘家一直觉得没生儿子抬不起头,不注意打扮。
这一点,佘小果随了娘,长得高挑,特别是眼睛大大的很好看。
李桂云要把发夹拿下来,“这个发夹不便宜吧,我哪用得上戴这么好的发夹,还是你拿去换钱吧。”
“妈!不差这两毛钱。而且我听护士说,这个发夹县城那边正流行,你戴上了,别人觉得好看,才会找我们买。”佘小果不让她取下来。
李桂云一听她戴着才会有更多的人买,就不取了。
小果又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隔壁柳树村已经在分田了,听说下一个就是绿鹭村。
看来绿鹭村能赶在插秧前分田到户。一家人都很高兴,想到有了自己的田,佘国荣的脚也快好了,只要他们勤劳一点,一家人总不至于饿着。
高兴之余,李桂云叹了口气,“那龚知青的日子就尴尬了。”
龚知青不是本地人,分田到户没有他的份,可是他又没接到返城的通知,处境确实尴尬。
说曹操曹操到。
“小果在家吗?我找她有点事!”
院子外有人在喊,正是他们刚提到的龚知青。
龚知青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小果,我是来要求提前分红的。你们也可能听到信了,村里马上要分田。我得拿点钱去趟县里……”
佘小果请他稍等一下。
此时天已经微黑,一般自家人在家并不点灯,此时佘小果点上新买的煤油灯,拿出自己的小本本开始算账。冰棒已经卖了八天,累计拿货四千二百支,一共赚了一百五十八元。
应该分给龚知青的,是四十七元四角,佘小果给她凑了个整数,她说,“龚知青,先给您凑个整,等满了两万支,还能送六千支冰棍,到时再给您算。”
龚知青没意见,“行,只是”
他看佘小果看着他,于是接着说道:“我也就比你大那么两岁,不用称您了吧,怪别扭的。”
李桂云在边上谦虚,说龚知青帮了家里大忙,佘小果却不讲那么多虚礼,从善如流答应了,“那行,以后就不称您了。”
龚知青请了三天假,离开了绿鹭村。
这是李桂云去河边洗衣服,罗二媳妇跟她说的。
罗二媳妇还说,佘老婆子已经在给佘玲相看人家了。
罗二媳妇啧啧,“不知道的,还以为佘玲不是亲生的,你们没看到相看的那些人家,都是些什么人!有瘫床上多年,找个媳妇回去伺候的;有打老婆离了婚找不到媳妇的;有无父无母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这些人家,有个共同的点,就是答应给不少的彩礼。”
最后,罗二媳妇总结,这哪是嫁女儿,更像是拿女儿换钱。
李桂云吃早餐时把这事说了,一家人都很静默,他们自己的条件也不好,没办法救佘玲。毕竟,佘老汉和佘老婆子才是她的父母。
佘国荣叹了一口气,“桂云,佘玲的事你多留意一下,别真的让她被卖了。”
小姑的事,佘小果目前也帮不上忙,只能努力多赚点钱,万一小姑有需要,她也能在经济上帮上点。
三天后,龚知青回来,却是来向他们道别的。他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