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老师们的遗憾康勤看在眼中,更难受了,这一难受,他就病倒了。

佘小果看到陈经理时,对方很是憔悴,佘小果答应帮她劝劝康勤,她买了点水果,上门看康勤。

佘小果跟康勤提了拔苗助长的故事,又说起了陈经理的担忧,康勤本身是个聪明人,只是一下子钻了牛角尖。

他说,“佘小果,谢谢你。不过,我并不认输,我只是放慢脚步,打稳地基,你先去大学,我明年一定能考上!”

佘小果接下了他的挑战书。

客厅里的陈经理眼睛发红,看到小果出来,很是感谢,“小果,太谢谢你了。如果你不介意,我想认你为干女儿!”

康勤在房间听到,挣扎着起床出来反对,不过陈经理和佘小果两人都乐意,回来的康爸爸也乐意,三比一,康勤的意见被无视了。

佘小果比康勤大了一个月零一天,她咧着嘴,“来,叫姐姐!”

康勤哪里肯从,郁闷地躲回房间。

康爸爸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好菜。吃晚饭的时候,康勤已经好了,他似乎已经真的放下芥蒂,吃完饭,还拿了个题找佘小果请教。

康爸爸高瘦地身子站在康勤的门外,对妻子说,“可以放心了,阿勤现在是脚终于踏到了实地。”

第二次预考,学校老师经过投票,决定给康勤再一次机会,康勤却拒绝了,他说,他还没准备好。

佘小果第二次预考排全校第二,在班上也是第二,只比第一名少了两分。

那段时间,班主任赵老师走路都带风,他觉得,佘小果能考第二名,他很有成就感,甚至比第一名刘娟在他的班上更高兴。

第一名的刘娟跟佘小果开玩笑,“我好有压力,估计下次要被你当成垫脚石了。”

果真如刘娟所说,到了高考前最后一次摸底,佘小果已经是第一名,比第二名的刘娟多了十分。

知了在树上鸣叫,又到了一年卖冰棒的好季节,也是佘小果要高考的时节。高考定在7月7、8、9三天。

81年的夏天特别热,考场上想吹空调,那是不可能的,运气好的,遇上新建的教室,能有台吊扇,佘小果显然没有这个运气,只能在考场上挥汗如雨。

作者有话说:

佘小果:给我来个空调吧

第23章 估分

泠江县进入最后高考的幸运儿, 不足毕业生的一半,县一中作为泠江县高中的顶端,也不过有六成学生进入高考。

为此, 顾校长还给佘小果颁了个特别奖学金, 因为她的方法和小资料,县一中的英语一项远高于其它兄弟学校, 才能有这么多人进入高考。

7月7日晴,高考第一天。

第一场就有人热晕了,据说是前一晚太紧张, 一直没睡着。下午气温更高了,考场里有了冰场, 用洋盆装着。

那么一盆冰, 对于满满一教室的考生来说是杯水车薪,佘小果有种错觉, 总觉得自己每呼出一口气,就把冰块给“烫”化了一层。佘小果只能在心里默念:心静自然凉……

最终,佘小果选择提前交卷,临考老师很负责地劝她:“这位女同学,你确定不再检查一下?错过了,可能会后悔……”

佘小果很坚定,“谢谢老师,我确定不用了。”

佘小果觉得, 再呆下去,她的脑袋会热成一团浆糊, 她怕再检查下去, 会把对的改成错的。天这么热, 回去休息不香么, 最好再来上两根凉丝丝的冰棒。

走出考场,佘国兵和佘玲都等在外面。

佘小果鼻头发酸,这年头,读高中算大人了,同龄人都是家中主要劳动力,家长并不会像后世那般蹲在考场外守着。她也说了不用小叔和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