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失望离开。
没多久,小叔佘国兵也来了。开始他们还说没看到佘玲,结果佘玲自己跑出来了。
原来佘玲来他们家,还是佘国兵指点的,佘国兵说二哥这里只能暂时住一晚,最好还是去镇上或县城。
佘国兵还把自己存的私房钱都送来了,十三块二毛钱。除了钱,还有一张纸条,是佘国兵几个朋友的地址,有镇上的,也有远在县城的,除了地址,他还写了信。
佘国兵想得周到,还帮佘玲找寒支书开了介绍信来。这年头,没有介绍信,出门寸步难行。
等佘国兵一走,李桂云拿出了六块八,还给佘玲,又另外拿出了二十块钱,“小妹,今天先在我家对付一晚,明早再走,出门在外不能没钱,这二十块钱你拿上吧。”
佘玲哭得不能自已,她很茫然,“嫂子,我该去哪,我一直在绿鹭村,连镇上也只去过一两回……”
李桂云蹙眉,佘国荣也叹气,佘小果走出来,“小姑去县城吧,我也去。”
“那你的冰棒不卖了?”佘国荣夫妇齐齐问道。
他们也不是冷血,他们也关心佘玲,但冰棒生意毕竟是他们家主要生活来源。
佘小果莞尔,“冰棒不用急,已经卖了一万八千支,还有七天,只要能卖完两千支就行,这个任务交给盼盼就行,甜甜在家里守摊也可以卖掉一些,等双抢(指夏季收稻谷和插秧)过后,爸妈也有空了……而且,我去县城安顿下来也可以卖冰棒。关键还是小姑去了县城,奶奶他们就找不到!”
除去给龚靖轩的,佘小果卖冰棒还赚了将近四百,除去用掉的,分了一半交给父母,要求他们买一辆自行车,剩下的给盼盼和甜甜交学费和家用,有冰棒生意,有小卖部,多少还能攒下一些。另一半自己拿着,学费和住宿要七十,剩下的就当她和小姑的生活费。
佘国荣不想买自行车,李桂云也说走路就行,用不上那么精贵的东西。
佘小果耐心跟他们讲道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食品厂的三轮车,只是暂时借用的。如果下个月达不到,三轮车很可能会被收回。就算是现在有三轮车,佘国荣骑三轮车卖的时候,盼盼就能骑自行车卖。按盼盼现在的能力,一个月赚半台自行车没问题。
佘国荣这才答应买自行车。
佘玲跑得急,衣服也没带一件,李桂云把自己唯一一套好点的衣服给她带上,又给佘小果清东西。上到床上的铺盖,下至热水瓶饭盒子,一边整理一边嘱咐。
佘小果听着听着鼻子发酸。儿行千里母担忧,其实她带的钱很足,有什么需要完成可以去县城买,可李桂云还是担心,“如果不是太远,真应该让你爸送你去的。”
佘小果知道,其实还是为了省钱。佘小果带着佘玲,先去了镇上,找罗科长换粮票,顺便告诉他冰棒暂时减量的事。
从镇上去县城,可以坐长途汽车,也可以坐船。坐车要过两次河,没有桥,只能过轮渡,很是麻烦。要么也可以坐船,慢班船是七毛,快班船是一块四。
佘玲说,“我们坐船吧,就坐慢的这个。”
佘小果还是第一次坐船,原本以为会不习惯,结果没事,看着船舷外的碧水,甚至能看到运河里游弋的小鱼,这种小鱼当地称做游刁子。
佘小果还有心情欣赏美景,却不知边上的佘玲一直忍着不舒服,每次浪打过,佘玲都觉得一阵眩晕,最终没忍住,终于吐了出来。
佘小果手脚脚乱掏手绢,照顾小姑。
等到到了县城,看到船坞边上那一排小木屋,已经是下午两点。佘玲连胆汁都吐出来了,小脸腊黄。佘小果自己背着几个布袋子,还得扶着佘玲,又人生地不熟的,只好先拿介绍信去招待所开了间房。
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