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培风这时才对裴绍轻轻摇了摇头。

见到了公主的脸,这时才有人去关注公主的穿着。

她下裳是一件暗色的马面裙,火光映照下流转出点点银色,上身则是足够收束的干练骑装,身后背着一把木质长弓,步履很慢,走得很稳。

“不像公主,倒像个女将军。”

人群中不知谁忽然说了一句,众人一哂,正要说话,便见那一步步走上高台的少年忽然扬唇笑了。

“公主笑了!”

“真笑了!”

“我也看到了!”

负责人墙隔离百姓的衙役拧眉冷斥:“肃静!”

百姓面面相觑,攥紧手中的饭碗和芝麻糖,在她身后列阵跟随的锦衣卫冷冽眼神扫视之下,不敢再多言。

校场门口到高台距离并不远,朱挽宁根本来不及想有的没的,就走到了尽头。

她站在登上高台的第一阶楼梯前,却没有抬脚,而是取下身后的弓。

程炳递来火箭,箭头做了特制的镂空形状,内嵌用药物处理过的火棉,此时正静静燃烧着。

抬脚后撤,拉弓搭箭,沉腰,目光落在高台上,那里放着祭坛,和一个巨大的板子,上面黑乎乎的,似乎用特殊材料处理过。

百姓和官员都是一头雾水地看着她。

见过没见过的都沉默了。

准星一一掠过,随即便是漂亮的撒放和再一次搭箭,火箭足有十支,在板子上钉成笔直的一排,然后便是火油倾斜,落入硕大的祭坛中,盛大的火光立刻蹿出,在祭坛中熊熊燃烧。

裴绍看不懂,但不影响裴大人做气氛组,一个眼色过去,便有人立刻跪地高呼:“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百姓立刻懵懵懂懂跟着下跪喊:“公主千岁千千岁!”

朱挽宁回头,不明意义地扫了他们一眼,

祭坛烧至极盛,朱挽宁终于抬步,走上高台,然后恭恭敬敬地跪在祭坛之前。

众人仰望着她的背影。

朱挽宁开口说道:“臣,朱氏挽宁,大黎第十三代皇帝第七子,忍见固安水患之苦,黎民之难,故为百姓上祈苍天,愿天有好生之德,佑固安不受水龙侵害,佑大黎山河无恙,国祚绵长。”

她说完自己以贫瘠的语文素养想出来的祈祷词,安静地俯身,向着燃火的祭坛叩首。

裴绍听着浅薄的祷词想笑,看见少年叩首那一刻又酸了眼眶,跟着叩了下去,喃喃道:“山河无恙,国祚绵长。”

宋培风和其他官员庄重念道:“山河无恙,国祚绵长。”

百姓们跟着喊:“山河无恙,国祚绵长。”

他们或许不知道后面是什么意思,但他们知道,公主是为了他们,为了大黎所有的百姓,在祈求上天的保佑。

朱挽宁半起身,她背对着所有人,脊梁挺直。

而后破空声响起,跟着叩首的众人闻声抬头,便见绚丽的烟花盛开在夜空之中,大朵大朵地绽开,盛放,所有人眼中都出现了惊喜的光。

和水患对抗太久了,他们也需要休息,需要停下来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

那些被冲毁的良田,那些回不来的人,那些失去所有后空荡荡的屋子,那些被水淹没的粮食和棉花。

那些冒着大雨和严寒抢修道路的人,那些奔波在堤坝上放下柳辊的身影,那些草棚中递出来的粥饭和祛寒防疫的汤药,那些无忧无虑欢笑在新水渠里的孩子。

不少人眼前模糊,对着灿烂的烟花说,感谢上苍。

又有不少人哭着骂,贼老天!

靠天吃饭真的很难,很难,好在这次他们有小宋大人和小荀大人,还有他们尊贵的公主,她在为她的子民奔波,她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