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挽宁再度提示道:“可你之前说她有心上人,她还在等他。”

宋之遥迷茫看向她。

朱挽宁不得不说得再仔细一些:“我觉得你的想法是对的,高絮心中有挂念的事,她不可能主动做出这种找死的事,除非她等的那个人等不到了。如果排除这种极端情况,我们那儿对这种非自愿找死行为一般都有另一种揣测,叫谋杀。”

话音一落,整个院子的人都是一惊。

宋之遥是被她的说法给吓的,她第一次接触杀人的事情,朱挽宁却是把自己说愣了,开口前她没想到这么多,只是随口提示宋之遥思考方向,结果顺理成章推理下来,她反倒第一个愣住了。

小姑娘脸色有些苍白,眼睛还是红的,眸子里已经带上了恐惧的情绪,她勉强笑了笑,“胡说什么,阿絮向来与人无争,怎么会......”

朱挽宁抬手,止住她的话头,然后顺手按了按自己太阳穴。

原来是这样。

第二百三十一章 人寂寞的时候......

女郎行,哪里应文科判衙?只不过识字儿涂嫩鸦。

古人读书,有囊萤的,趁月亮的。

待映月,耀蟾蜍眼花,待囊萤,把虫蚁儿活支煞。

悬梁刺股呢?

比似你悬了梁,损头发;刺了股,添疤痆。有甚光华!小姐,你听一声声卖花,把读书声差。

又引逗小姐哩!

作教书人扮相的末角举着荆条作抽打状,伶俐的小丫鬟顶完嘴还要抢了荆条扔到一边,花旦连忙劝阻,细细的嗓音轻斥,将丫鬟和夫子一句一还挑起的情绪渐渐抹平。

朱挽宁坐在高台上翘着脚,包着木质涂料的弓放在手边,手指随着戏子唱腔的拍子一顿一顿地敲打。

荀郦的目光紧盯着台上的花旦,这折《闹学》的重点在丫鬟和夫子身上,他却目不转睛,可见这人压根没听唱了什么,只顾着注意旦角了。

程炳看着她在弓身上轻叩的手指,冷不丁问道:“你喜欢这个?”

朱挽宁一顿,看了他一眼,“你觉得呢?”

程炳沉吟片刻,“我记得从前在府中时,奶奶养的戏班子从不唱《牡丹亭》,但婶娘有时会特意出去听,听说在戏园里撒了不少钱。”

小朱同学没有听戏的习惯,原先只是听着玩,只是程炳这一问,倒让她察觉出什么,064善解人意地介绍道:【这是汤翁的《牡丹亭》,《牡丹亭》你晓得伐?】

朱挽宁自信点头:【杜丽娘和崔莺莺的故事是吧?我当然知道了。】

064:【......】

064:【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故事。崔莺莺是《西厢记》里的,《牡丹亭》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并称四大经典戏剧。大概讲的是杜太守之女杜丽娘游园入梦与书生柳梦梅喜结良缘,梦醒后相思成疾药石罔效,身故之后游魂寄托柳梦梅的画中,然后死而复生与柳梦梅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