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1 / 2)

这件事要追溯到大年初一那天。

早晨,在微信满满当当的新年祝福之间,夹杂着一条很不同的消息,来自年前加了他微信的表侄女,周孟芸。

她说:小叔,你最近有空吗?

周为川没有在意这条消息,也不打算回复,他以为周孟芸和她丈夫一样,想找自己借钱,或打听来北京打工的门路。然而过了两天,周孟芸再次联系他,上来就是一句令人困惑的“救救我”,在看到紧跟着的一长段话后,周为川慢慢蹙起了眉。

是件推不掉的事。

他原本打算等出差结束,抽空回一趟济平,前天晚上接到通知,打靶推迟,而周孟芸那边的情况也已经耽搁不得,他便临时决定先回济平。

这些年来,周为川已经和老家的人和事彻底割裂开,之所以插手此事,是因为想到了自己的母亲,那个被困在济平一辈子的可怜人。

病重的时候,母亲在半昏迷之中对着他喃喃低语:不要把我埋在济平,随便什么地方都行,只要不是济平。

活着的时候没法逃离,死后,她是再也不想回来了。

在济平这样一个落后的县城,家庭条件差、没机会读书的女孩子大都早早嫁人,一辈子操持家务,为一点小钱愁眉不展,如果家中还有弟弟,还需要承担更多。

生存尚且是难题,更别说看看外面的世界,选择自己的人生。

周为川的母亲姚芳就是其中的典型。

周孟芸的情况还要复杂一些,最起码周国峰是个好人,周孟芸还要面对丈夫醉酒后的毒打。

被家暴已成为日常,身上的伤口触目惊心,而对于一个早早辍学,没有法律常识的年轻女孩来说,一次报警换来无用的调解和丈夫变本加厉的痛打后,绝望几乎吞噬了她。

娘家人还指望在她身上吸血,断不可能为她说话,反而骂她不知好歹,将她推向更可怕的深渊。

还有什么办法?

似乎只剩下求助那个仅有一面之缘的亲戚。

她很想逃,但这里没人能帮她,常听闻那个小叔是个文化人,在大城市有份体面的工作,兴许他会和别人不一样。

在得到对方的回应后,她越发相信,也只能相信,这是她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正值春节返程高峰,北京西站人流量爆棚,大都是到站,如果不是大雪导致往西北方向的列车所剩无几,周为川临时改签的这趟绿皮火车理应很空。

原计划中午一点的高铁,改签以后,他在附近找了家咖啡店,等到四点钟,终于踏上旅途。

运气不错,他买到了一张下铺票。

对铺是个做生意的中年女人,上车后一直在打电话,讲到激动的地方便站起身,在狭窄的过道里踱步,讲到不知什么私密的内容时,又压低声音,小心环顾着四周。

周为川不欲偷听别人打电话,放好行李,走到车厢衔接处透气。

还有五分钟就要开车了,站台上已经看不到乘客。北京西虽然是起始站,但上车的人并不算多,中途上下车的乘客占了大头,毕竟很少有人会在春节返程期间从首都去往西北。

车门还没关,冷风混着细小的雪花吹进来,落在衣襟上,几乎瞬间化成了水。

就在这时,有个人出现在空荡荡的站台上,背着一只旅行包,急急忙忙地跑向列车,脸颊红红的,跑过周为川所在的9号车厢,也路过站在门内的周为川。

周为川猝不及防一怔,目光追着他,看到他在列车员的催促下,直接上了离他最近的10号餐车车厢。

等到列车驶出站,他一边往餐车走,一边给岑樾发消息。

- 在哪?

刚发出去就显示对方正在输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