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炸药的震慑,周边国家虽有眼红,可却终究不敢乱动,只能采用怀柔政策交好,用资源物产前来交换大稷朝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盛皇到也慷慨,并不拒绝,但唯一的要求就是众国必须打开关口,与大稷通商贸易,同时签订50年不战的和平条约。
此要求正附和众国君王心意,大稷支持发展商人贸易的好处已呈现效果,所有人对商户的歧视开始慢慢改变。
而和平条约更是心坎上的合意,大稷炸药恐怖,众人都很怕大稷忽然开战侵略。
这俩个条件的达成最高兴就是各国百姓,商业贸易繁荣带来的好处就是富裕,停战和平带来的就是稳定的生活,百姓们的愿望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在无形间,天下百姓对大稷朝都有了一种说不出的向往和崇敬,以至于日后众国归稷的时候超乎人预料的顺利。
盛皇回京之后,竭尽全力的发展经济和改革朝廷规章制度。
这目地很明显,对方不过就是想在退位之前,交接一个国库强身繁荣的摊子给下任新皇。
而新太子也非常的争气,严谨的带着自己的团队主持西水北调工程,从动工开始之后,虽然小问题很多,但终究没有出现什么大纰漏。
整个工程的进度也比预期的要快,所有工程质量合格,一旦发现有半点偷工减料的主事,皆是拉到闹事当着百姓的面砍头敬猴,震慑所有管理者无人敢怠慢阴私,雷霆迅速,毫不拖泥带水。
这群年轻人所展现出来的办事能力超乎了所有人的认知,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得到了所有人的满意和称赞。
原本计划十年的工程,提前了两年完成。
西水北调施工第八年。
西北的百姓永远忘不掉那滚滚河水像长龙一般顺着巨型沟渠奔腾而去的画面。
北方的百姓也永远忘不掉沟渠盛满河水,干燥空气变得湿润的那一刻。
这条贯穿大稷西北两地的人造河道在后来的大稷历史中,被众人称之为‘林河’,意为纪念提出并且推动西水北调这项宏伟工程的创始人,林泽。
而在后世震惊世界的遗失之国考古发掘中,这条巨型河道更被荣幸的命名为‘第二黄河’。
在盛皇在位的四十多年执政生涯中,整个大稷朝的发展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进行。
皇帝废除藩王制度,收回政权,大力发展经济贸易,使国库前所未有的充足,有巨大资金基础来发展执行各种政策。
林泽进献的很多东西,包括他三个徒弟献上去足以改革时代和留下辉煌政绩的发明图纸皇帝在位时并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