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3 / 3)

回了京兆府,如今安置下来。而今日包清下朝后在御书房中还未出来的事情,仿佛验证了这一猜测。

慕容羽思虑半响还是觉得不能放过此等机会,他吩咐了手下的人下去安排。他如今就在家中称病,以退为进。

“这些事,朕早就知道了。”慕容正批注了几封奏章后对包清道,“包卿辛苦了,你下去吧,此事朕自会派人前去处理。”

包清一脸不可置信,“陛下!敢问陛下打算如何处理驸马和陈荷香母子?”包清的心中隐隐有不好的预感,这次的事情是以往以来最棘手的一次。

慕容正知晓包清刚正不阿的秉性,这样的人为秦国为官他是满意的,但这种人有时候不知变通,不懂得顺他的心意,就会令人不如意。

慕容正放下了朱笔,看着跪在殿上的包清,“刘耀门是朕的肱骨之臣,也是连摇公主的驸马,朕的女婿。皇室的名声容不得半点玷污。”

“至于那个陈荷香母子的丈夫,他是谁他身在何处活着还是死了,不会有人在意。刘耀门和陈荷香的丈夫完全是两个人。你明白吗?如若不然,明日,这世间便会少了几个碍事的人。”

包清知晓了慕容正的意思,皇上是要保全刘耀门。他陷入纠结,若是继续追查下去陈荷香的母子的性命会不保,若是不查下去,这冤屈如何昭雪,公理如何昭昭?

慕容起身离开,他要看看这包清究竟能跪到几时。包清此时沉默不语,依旧跪在殿前。包清从天暗跪到天亮。期间,皇帝身边的于公公劝他多回,包清依然是不肯离开。他希望陛下能够收回成命。

此时,京城的各大戏院和说书楼里突然流行起一出戏儿,戏名叫《铡美案》。上回说书生陈世美上京应试得中状元成驸马。糟糠妻秦香莲携子女上京寻夫,陈世美不认妻子儿女赶出府门,并派杀手将其杀害。

下回香莲愤而拦路状告于包拯。包拯良言相劝陈世美,陈世美拒不相认。在认证与物证面前,皇帝与公主暗中阻挡,包公据理力争,不畏权贵要将陈世美问罪,刑以铜铡。这戏情节紧凑,几位名角儿费心演绎,场场火爆。

这戏火了,自然就有人探查这戏背后的事情,这包拯的原型不用说定是为民请命的青天包清大人,这陈世美的经历怎么那么像刘耀门大人,有人说这刘大人以前是他们老家的,好像确实有过妻子还生了孩子?

这时候宫里又传出包清大人在御书房跪了一天一夜被宫人送回府里的事儿,关于刘耀门的风言风语一时间就在京城里就传开了。传的是有模有样,绘声绘色,让人很难不相信。

刘耀门听到外面的流言蜚语气得脸都绿了,他花了快一年才积累起来的好名声几乎是毁了大半。而此时慕容正收到的奏章中,已经有人开始借流言参刘耀门了。他看着下面空缺的那个位置。

他心中明了这事情大概是慕容羽在其中推波助澜。能在一天不到的时间里做到这些事情,慕容羽在京城的根基仍然深厚,这更加坚定了他要保全刘耀门的决心。他知道,现在是不能任由流言继续下去了。

慕容正直接在朝堂上让人传阅了参刘耀门的奏章,然后直接在朝堂诘问刘耀门对此事的看法。刘耀门自然是上道的,他大呼冤枉,直接让皇上下旨让包清大人彻查流言,恢复自己的清白。

皇帝又让众大人开始依次表态是否应该如此,这些大人的不由的左右顾看,没想到皇上对刘耀门如此看重有些人的心中就有了思量。有的人就直接表态相信刘耀门,有的人则是打太极。

慕容正将这些人的表现尽收于眼底,最终他直接下令由带病在家的包清追查散播谣言的人。此时,皇帝的旨意已经下发到包清的府邸,荷香带着一对儿女居于包清的府内,她看着包清为自己的事如此憔悴,内心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