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2 / 2)

现在,虽然仗着身份享受了,但她没有仗着身份欺负人啊,现在居然被人欺负到了面前,她能让这人好过?

谢嵘是不稀罕被郑老夫人说了一通转头去找郑家其他人发泄的,她更想釜底抽薪。

有个笑话,谢嵘上辈子那些政府官员,老百姓说从上到下只要是官就没有不贪的,一个小村长都能截留款项,那么在这里,那些朝廷大员也找不到几个真正清白无垢的。

郑尚书还是丰庆帝的老师,但是这个老头一直倚老卖老,丰庆帝以往对外的形象也是温和为多,这两年不知道是哪里吃错药了,开始变得铁血。

丰庆帝其实心里对郑老尚书早就腻歪了,但是碍于各种原因他只能敬着这个老东西,倒是养的他越发不知道君臣有别。

郑尚书也是劝阻丰庆帝不要大开杀戒的人,藩王是陛下的亲人,如此屠刀相向,后世怕是会说陛下残暴等等。

丰庆帝没理他,但心里也不舒服,现在被谢嵘一点,对啊,郑尚书为什么要给这些反王说话?

换在以前,丰庆帝不会动郑老尚书,现在的丰庆帝就不同了。

丰庆帝开始蠢蠢欲动,大权在握的感觉太好了,实权皇帝和被人掣肘的感觉是两样的。

丰庆帝已经尝到了甜头,不会愿意放弃的。

年还没过完,密探就已经奔赴郑家老家去了。

端午过后没多久,谢嵘就听到有人进京告御状,告的是郑老尚书兄弟的小儿子霸占民女逼死人命,地方官官官相护。

告状的女人当着京城百姓的面上夹棍,滚钉板,因为民告官就得先上刑。

扯出了一根线头,然后就会拉出一串串线索,郑家族人违反律法的证据一样样冒出来,他们敢这这样做,依仗的就是郑老尚书。

丰庆帝一开始安抚老尚书,说他肯定信任老尚书,随着证据一样样出现,老尚书这一脉里也有人犯事,而且抄到了郑家和反王来往的书信,丰庆帝表现的极为震惊和失望。

三个月后,郑家倒了,抄家灭族。

涉及造反,没有任何容请的可能,郑家男丁砍头,女眷贬为奴仆,所有家产抄没。

丰庆帝看着送上来的郑家家产清单,嘴角噙着一丝冷笑,好个用廉洁标榜自身的老尚书,比藩王都要肥硕!

可恨,该死!

丰庆帝以此为契机,要清算一波隐田隐户。

大臣们看着丰庆帝手里血迹未干的刀,都沉默了。

一个六亲不认的皇帝还会顾忌其他人吗?他连血亲都砍了一大波。

大臣们有些开始后悔了,当初丰庆帝对藩王下手的时候他们还支持来着,没想到丰庆帝挥屠刀挥上了瘾,现在不打算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