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咬一口,鲜美的汁水在舌尖爆开。

外皮爽脆,还带着微微的韧劲。

内里的豚肉质地紧实,口感嫩滑。

嚼一嚼,酥香中还裹着肉鲜,香的不得了。

沈恪庭也品尝着豚肉卷章,跟刚才涮熟的软糯口感不同,炸制而成的豚肉卷章外皮酥脆,内里却鲜嫩多汁,口感劲道。

酥脆,弹嫩,鲜甜……

外皮的酥香和豚肉的荤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口感层次丰富,香而不腻。

每嚼一口都给味蕾带来了极致的享受。

沈恪恒咽下口中的卷章:“真好吃。”

先前筝儿说等她从西北回来了,会找机会炸豚肉丸和牛肉丸给他吃。

想必那炸肉丸的口感跟这炸得酥酥脆脆的豚肉卷章差不多吧。

有可能吃起来还会更香。

其他人也都咀嚼着口中的卷章,一个个都沉浸在美食的享受中。

虽然涮熟的豚肉卷章也很好吃,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炸过的更香一些。

一口咬下便感觉到多层口感,先是香脆韧实的腐膜,然后便是嚼劲十足的内馅。

嚼一嚼,被牢牢包裹在肉里的汁水连绵涌出,咸香袭人。

松脆香甜,加上灵魂腐膜外皮那淡淡的豆香,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简直绝了!!

沈昭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不知道筝儿这几日如何了,外面条件比不得京城,也不知道她能不能适应。”

这话一出,席间众人都沉默了。

根据沈华筝送来信里的内容来看,他们赶路的进程似乎比原计划还快了一些。

也不知道她一个小姑娘能不能适应这种强度。

若是为了赶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指不定现在已经瘦了一圈了。

第426章 瞎操心

一想到沈华筝在外可能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他们却每日在家中大鱼大肉,如今还在餐桌前对着美食大块朵颐,浓浓的愧疚感倏地涌上了沈家人的心头。

沈恪庭:“我们在家中吃的如此丰盛,也不知道筝儿吃的如何了。”

沈昭年:“筝儿平时吃东西那么挑,在外的条件有限,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吃得下外面的吃食。”

虽说沈华筝送回来的信上写的是一切都好,可沈昭年始终觉得自己闺女是报喜不报忧。

她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京城,如今不得已离京办差,还要日夜兼程地赶路,定是吃了许多苦。

一想到女儿在外受苦,沈昭年心里就堵得慌。

以前沈恪庭也离京出过几次公差,可沈昭年从来没有担心过。

女儿长这么大,还从未离开过他们,跟这几个皮糙肉厚的臭小子又怎么一样?

沈恪思沈恪恒兄弟俩眼中也都露出担忧,他们心里的想法沈昭年一样,都觉得沈华筝很有可能怕家里担心,在信里报喜不报忧。

哪怕在外面吃了苦,她也会偷偷咽下,不跟家里人说。

以前沈恪庭出公差的时候,他们只会觉得很正常。

大哥本就是探花出身的翰林院编修,自然得经过一番磨练。

妹妹就不一样了,她在司农寺不过是个闲职。

家里也没指望她升迁,或者立下什么大功。

这次若不是陛下的旨意,她实在没有必要吃这个苦。

虽说他们早就知道沈华筝打算在年后跟着西北军去西北考察市场,可自行去和领着旨意去是两码事。

前者可以自行安排食宿,也不必那么赶。

后者在赶路时的各种限制会多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