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她上门是为了打秋风。
哎!
杨晓玲说到这里的时候长叹一声。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杨家的这本经更加难念。
好好的家,被不成器的大哥搅合得不成样子。
杨霄不想再提大伯家的事,岔开话题,问道:
“干妈,小雨给你打电话了吗?”
“打啦!”
张凤仪提起女儿还是一脸地怨气。
这么大的事也不跟家里商量!
杨霄这两天跟莫雨一直保持着电话和短信的联系。
杨霄告诉莫雨,他可以劝说安慰干爹干妈,但是事情还是得她自已跟父母说清楚,毕竟他们是莫雨最亲的人,心里有什么想法和打算,都可以直言不讳地说出来。
相信莫林和张凤仪会理解和支持自已女儿的。
丫头倒是听话。
给张凤仪打了电话。
张凤仪提起女儿,虽然脸上依然带着怨气,但是更多的是心疼,说道:
“小雨说单位的条件挺好,给她分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单身宿舍。
可是马上就入冬了。
北方那干燥的气候,不知道能不能适应。”
第186章 借调
张凤仪就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
二十岁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线建设,跟随单位从北方迁居到山城定居。
这一待就是三十年。
北方跟奚川、山城相比,冬天冷倒是其次。
干燥的气候让人很难适应。
特别是一到冬天屋里通了暖气。
北方人觉得暖和。
南方人感觉就像进了一个闷热的蒸笼。
这个蒸笼里还没有一点水汽。
嗓子和脑子特别不对劲。
要知道在奚川,冬天再冷也是要开窗通气的。
对奚川人来说,身体可以冷,但是脑袋一定不能闷。
南方人刚到北方,冬天流鼻血、大块地掉皮都是常有的事。
一个水灵灵的小姑娘独自在外面遭罪,想想都让人心疼。
张凤仪在山城生活了几十年,已经习惯了这里潮湿的气候,最担心的还是莫雨无法习惯北方的天气。
在杨霄面前连连地唉声叹气。
杨霄劝说道:
“干妈,我记得你老家在松江省吧?
您这样想,小雨现在到了京城工作,也算是回了您的娘家。
她身上可留着一半大东北的血,适应那边的环境也就是一个冬天的事嘛!
你们以前几年才能回一趟松江吧,她现在回外公外婆家不更方便了嘛!”
“还是你小子会安慰人!”
杨霄这话可是说到张凤仪的心坎上了,脸上终于露出笑容,见杨霄吃完饭,起身收拾碗筷,说道:
“她大舅在京城安了家。
想要把我爸妈从松江接出来。
两个老人执拗,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松江。
现在小雨也到了京城,老两口肯定高兴,那还不紧赶慢赶地撵到京城来!
我得跟她大舅打个电话!”
嘀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