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人一般,又怨又毒。
赵婆子面色平静的从他们脸上一一扫过, 然后转身不吭一声回了屋,不过一会儿她就拿着一本厚厚的蓝皮书籍出来, 重重扔在赵德康脚下, 冷声道;
“捡起来看看吧, 这是咱们国家的各种律法, 门户分产中的律法在第二十五章三百六十八条,里面清清楚楚记载着长子次子分家产的方式,你们一家不是想要公平吗?那我就给你们来个彻底公平!”
眼看着赵德康盯着脚下书籍半天也没打算弯腰捡起,甚至还在李杏花有弯腰捡书迹象时,赶紧使劲儿一推将李杏花推倒在地, 赵婆子嘴角也勾了出了一抹冷嘲;
“康儿, 看你这模样是早就知道这条律法对吧?我这些年来心里总想着多照顾你们一下, 所以从未提过分家之事,任凭你们一家四口趴在大房身上吸血,到最后甚至还有意向将布坊归到你们二房……呵!我赵老婆子心里是喜欢大儿子,可我喜欢归喜欢,平日行事上对你们一家四口也是从未亏待,每日好吃好喝养着,每月零花钱分红给着……结果到现在,你们一个个竟还有脸面说我不公平!”
赵婆子一字一句,句句诛心,直将赵德康一家四口的脸面都生生撕扯下来,放到脚底下踩来踩去。
李杏花茫然的眨眨眼睛,一会看看面色发狠的婆婆,一会再看看面色僵硬的相公,彻底怔在当场傻了眼。
怎么回事?家有两兄弟的家庭难道不都是应该家产平分吗?就像他们乡下门户,不管家里有几个儿子,只要父母够公平,基本上都是家产平分,哪里有这老太婆说的什么劳什子二八规律。
对于这点,确实是李杏花小门小户,见识浅薄了。
这金玉王朝这般二八分家产的律法是从上上个朝代传下来的。
基本上家有薄产的人家都是明白这些道理的,毕竟一户人家财产就那么多,若分散平摊给每个儿子,那岂不是家产摊薄,好好一户殷实人家竟就这样沦落为贫寒小户,那阶层岂不是越走越低,道路越走越窄。
于是天长日久,就有些人研究出这样一套分家产的方式,以长子长孙为尊,以次子次孙为卑,反正都是自己的血脉,如此这般形式,倒还真就能更加保全自家财产不被分薄,财富永存。
而李杏花思想中的乡下农户都是兄弟平分家财这点,那却是法律的格外容情了。
毕竟乡下农户的资产,可能也就几间茅草屋,几亩肥沃田,若是法律强行规定他们必须以长子继承八成,次子继承两成这种规定,那次子一家可不就要活生生的饿死家中吗!
所以律法中还格外强调,只有家里面资产超过百两银子才需要按照法律分成,至于每年收入不过几两银子的乡下农户,那自然是各随心意,只要能够保证不被饿死就好。
当然法律之外也是容得下情分的,法律并没有明言规定,一个门户中必须要什么时候分家,如果一家子关系足够好,那长子次子一辈子住在一起共享家财也是有的。
或是次子有难处,在分家之时由长子亲口愿意多分次子一部分家财帮己渡过难关,这点兄弟情分法律也是承认的。
当然兄弟情分归兄弟情分,似是赵德康这般,一边用属于大哥的资产养着自己一家四口,一边又在大哥危难之时,狮子大开口试图分去大哥一半家财,就他这种贪心不足的模样,但凡赵家大房有一人心存不甘告上公堂,那赵德康轻则是在衙门挨上几大板子,再被强制赶出赵家。
重则就直接在牢狱度过晚年,一辈子不得自由。
赵德康一直都懂得这个道理,可他一直都心存侥幸,认为母亲既是如此纵容自己一家,那就应当不会拆穿这种看似公平的占便宜把戏,他是怎么都没想到,这件事情的最终,是由于他的吃相太过难看,而终于惹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