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她自小除了兵书武功,便最好这些诡异神怪传说,每每在说书摊前待得忘了时辰,都是父亲将她揪回去吃饭。

后来上了战场,归京时总要搜罗一堆怪书带回边疆,存了一大箱子,只可惜,都葬送在了随州。

待说书先生醒木落下,沈昭才骤然回神,见天色已晚,想到金樽楼去晚了恐没位置,这才意犹未尽地带着喜宝下了楼。

出了茶楼,街面上的店家们纷纷挂上灯笼,楼宇亭台游人如织,好一幕繁华盛景。

沈昭的目光却落在灯影之下,坐在原地乞讨的小乞丐身上,头发已脏得结成了缕,一只裤管是空的,应是先天残疾,两只小手早已红肿冻伤。

偶尔有人可怜她扔下几枚铜板,她抬头道谢时,露出的眼睛十分清澈,小姑娘瞧着不过十二三岁,但乞丐饥一顿饱一顿,她的实际年龄应当更大些,或许已到了及笄的年岁。

她站在原地看了片刻,随后穿过人群,径直向小乞丐走去,随手扔下几个铜板,便带着喜宝离开了。

繁华之下仍有深受战乱流离之苦的百姓,总有一日,她要让天下不再有战争,让路无冻死骨、边疆无亡书。

“姑娘,您可莫要喝多了,”喜宝皱着小脸,跟着沈昭叮嘱道,“要不然婢子扛不动您呀。”

沈昭迈入宾客如云的金樽楼,不由笑道,“放心,我千杯不醉。”

她心道,若自己真喝醉了,恐怕也轮不到喜宝来扛,毕竟暗地里那么多双眼睛,总有一个会去通知薛容鹤。

世人皆知,沈家人三岁上马四岁练武,要骑最桀骜的马、喝最浓烈的酒,她自然不会装作什么也不懂的深闺小姐。

金樽楼这一步,便是让薛容鹤意识到,即便沈昭表面上瞧着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可实际上却是千杯不醉。

至于武功部分,惊喜还是要慢慢来的好。

6 ? 想他?

◎失踪的小乞丐◎

夜深。

贤王府的侧门闪过两个人影,凛冽晚风都遮不住她们身上浓重的酒气。

沈昭眼疾手快躲开喜宝来扶的手,胳膊一抬将她侧搂在怀中,“用不着扶。早跟你说了,我千杯不醉!”

金樽楼不愧是长阳城最出名的酒楼,仅是清酒她今夜就尝了不下五种,更别说其余的米酒、糟香酒、果子酒之类,真要挨个尝一遍,她今晚恐怕真回不来了。

不过日后必要一一尝个遍,一醉解千愁啊。

沈昭思绪漫无目的地飘散,跟着喜宝一路回了院子,远远便瞧见隔壁灯火通明。

喜宝踌躇道,“姑娘,要不要知会王爷一声?”

“不必了,”沈昭眼神清明一刹,转瞬又朦胧起来,喜宝没有注意到,“夜色已深,何况我又一身酒气,莫扰王爷清净才是。再说你不累吗,还是早早歇息吧。”

喜宝低头应了,柔声劝道,“是,那婢子去给姑娘烧些热水来,这满身酒气需得洗洗才是。”

“好,麻烦你了。”

沈昭伸了个懒腰,背着手步履散漫地进了屋,沐浴过后便上床歇下了,再未有动静。

喜宝拨了拨炭火,检查一遍窗户是否关严,又轻手轻脚地吹了蜡烛,这才合上门出去了。

此时万籁俱寂,她却并未回屋,反而裹紧棉衣,转身出了门,脚步一转拐进隔壁院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薛容鹤整天不见人影,沈昭急也没用,毕竟背后跟着那么多双眼睛,甩开人办事容易引起怀疑,只好日日吃喝玩乐。

长阳城中最好的酒、最美的景、最香的糕点被她换着花样品尝欣赏了个遍,唯有一件事不变,那便是路过小乞丐时放下几枚铜钱。

喜宝曾问为何,沈昭只道,“日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