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墙沿悬崖边上而建,外面能供人通行的路径不足五米宽,个别险要处,容身之量更是只有一米!
这样的路径别说行军了,就是正常几人游玩,一个不小心都有可能掉落山崖,更何况十万大军在敌人眼皮子地下高压同行?
一旦发出声响,让值守在城墙上的北境军发现了,重达百十斤的巨石便会从城墙上砸下来。
到时候一砸一大片,巨石滚落,士兵们根本无处闪躲。
要么被巨石砸下悬崖,粉身碎骨,要么推搡拥挤,被人踩踏致死。
两条路,都是危机重重,得用人命铺着前行的险途。
二十万大军的长途奔袭,走这两条路无异于在养蛊。
最后能成功抵达者,能有五万都算老天庇佑。
王齐铭听完汇报,沉思片刻。
“北城目前没有修水泥钢筋墙,且老城墙本就残破,尚未来得及修补。”
若是让他们拿下北城门,或许真能成功夺下羽绒仓。
可是那之后呢?
他们打算穿着羽绒服,然后欣然赴死?
毕竟羽绒服只保暖,不抗炮弹!
以这么大的代价去抢夺库存中的羽绒服,怎么看都是稳赔不赚的买卖!
“王爷,你说他们为什么要奔着北城门去啊?”
“末将才疏学浅,还请王爷解惑。”
卫渊眸色淡淡,也在沉思。
他自小聪慧,精通兵法,一般得到军情,总能洞悉敌军意图。
但这一次,连卫渊也不明白了。
北境城,除了羽绒服之外,还有什么紧要的物件呢?
能让他们如此奋不顾身?
第171章 北境学堂开课啦
卫渊想了片刻,想不出答案。
他让王齐铭派人去北城墙查看情况。
“所有城内,城外,墙体建筑都要拍照,北城所有仓也全部重新测绘,检查仓内物品状况,有任何异样,立即来报!”
凡是想不出结果,找不到逻辑的困境,都是源自信息掌握不够。
不然万事万物犹如中医号脉,总能顺着脉门,号出究竟有什么病来。
王齐铭闻言打开对讲机的对应频段,吩咐下去。
有了妙妙大仙上次送来的移动电源,以及太阳能板,柴油发电机后,城内有了电源。
于是姜妙妙又传下来五千台手机,三千台平板电脑,一千台笔记本电脑。
这些设备都用来让各营队管理层进行学习使用。
现如今,各营队八品以上官职的武将纷纷拥有了至少一样电子学习设备。
各营队主将,更是分到了电子三件套,手机平板笔记本都有,连上茅房的时候也不耽误背诵理解三三制穿插战术是怎么回事。
有了基本的电力和接收设备,姜妙妙一连七天,都泡在省图书馆里,查找北境能用得上的学习资料。
首先是学习教材,北境人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文化差距很大。
大部分原本就识字的北境人,在接受物资多了之后,已经逐渐熟悉了简体字,不用看注释也能懂了。
他们认为简体字是源自神明的文字,掌握了神明文字,冥冥中就仿佛与神明建立了更深层次的链接。
于是全城军民都以识得神文为荣,主动学习。
当然,这对本就认字的人群并不算太为难,找到简化规律即可,即便一时半会儿还写不出神文,辨认阅读已经没有障碍。
而更多北境人,包括军营士兵和小队长这种小官在内,是不认字的。
姜妙妙让卫渊寻认字的老师,教授他们学习识字。
识文认字,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