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润笑了笑,“皇上诏书还没下来,这样的话,可不管乱说。”
静淑妃忍不住想翻白眼:“姐姐也太谨慎了点。”
“如今这宫里除了您,还有谁堪得后位?”
谢润挑眉:“妹妹说话是越来越放肆了,这样的话怎可随意出口?!”
装,继续装!
静淑妃:“倒是妹妹失言了。”
谢润也知道静淑妃一大早来她宫里,到底目的为何。
她轻笑着,“本宫也收了妹妹的恭贺,故而想多说一句。”
“皇上此次得胜归来,有意封赏。妹妹这几年管理后宫尽职尽责,抚育两位皇子也颇为艰辛,想来皇上不会忘了妹妹。”
这意思是,皇帝归来,迟早会大封六宫一次。
她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或许位份还能往上走一走。
静淑妃一听这话,脸上的笑意总算真诚几分。
她自知和后位无缘,故而从未生出和谢润争斗之心。
但做人总是要有点上进心。
她做不了皇后,也没说不能继续往上走了。
一品四妃,淑妃前面还有贵妃、德妃。
她若靠着熬资历,能熬到贵妃之位,也算是没白活一场了。
见静淑妃面露满意,准备离开。
谢润忽然道:“妹妹难道只想求这一件事?”
静淑妃扭头看向谢润,眼底惊疑不定。
她笑道:“妹妹不明白,还望姐姐提醒?”
谢润莞尔,语气温和:“琮儿时常和本宫夸八皇子孝顺懂事,温和恭顺。”
“这样好的孩子,姐姐就不想为他求点什么?”
“母子情分难得,可莫要让这份情分生了隔阂。”
时至今日,八皇子可还只是寄养在静淑妃名下,并未真正记在她名下。
正经上说起来,静淑妃只是七皇子的母妃。
七皇子和八皇子时常闹矛盾,怕也和这件事有关。
虽说都是养子,可养子和养子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静淑妃心中情绪翻涌,万万没想到谢润会提起这件事。
皇帝离京前,才勉强把七皇子挂在她名下。
她不得宠,又刚惹了皇上不满,自然不敢再提把八皇子记在自己名下的事情。
且这话说出来,显得贪图太多。
毕竟她自己无子。
皇上愿意给她一个孩子养已是开恩,她要再求一个,难免有和昭贵妃打擂台的嫌疑。
故而静淑妃虽然一直养着八皇子,但其实没胆子也没信心提记名的事情。
她只期盼过皇帝有朝一日心软,顾念两个孩子,主动提起记名的事情。
万万没想到,先提起这件事的人竟然是谢润。
静淑妃眸光复杂,恭敬朝着谢润行了一礼。
“若姐姐愿为妹妹美言两句,妹妹定感恩涕零,绝不敢再生任何冒犯之心。”
这就是在投诚。
谢润抬手扶起她,“白采女病重前,曾写了一句诗。”
静淑妃静静望着谢润,不懂她怎么提起白采女。
谢润缓缓道:“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谢润眸光温润,不急不缓道:“她觉得宫里日子熬不下去了,失了活着的欲望,才一病不起。”
“宫里就咱们几位姐妹了,以后还不知有多少岁月要过,何苦互相为难呢?”
随手帮一把,就当是为自己和孩子积攒福缘。
积德行善,总比日日想着害人要活的舒畅。
谢润:“两个无辜孩童,不该为长辈的恩怨买单。”
静淑妃眸中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