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以防兆阳哪天出个故障或者其他问题,我们连备用的印刷厂都没有。”

上一世,林遇梵所在的《语林》杂志社就长期固定跟一家印刷厂合作,后因合作印刷厂机器故障导致没办法及时付印,他们急得到处找印刷厂代替,但当时,几乎每家印刷厂都有自己的老客户,也都优先印刷原有客户的订单,《语林》这种临时订单都只能排队,导致他们那一期的杂志延期3天才面世。

这成了《语林》杂志社倒闭的一个导火索。

王牧寻显然也有这方面的痛苦回忆,他赞同:“是要多跟几家印刷厂保持合作。”

陈主任听明白了,“社长说的有道理。那接下来,我们安排一些小单给其他印刷厂,以保持合作关系。”

阿棠把最近大半个月,书商那边的三毫纸小说和杂志销量做了一个汇总。

“三毫纸小说总销量12万册,其中一半销量来自于《黄金大劫案》。而《万象》杂志第四期销量是1万2千册。”

也就是说,2月份三毫纸小说至少盈利一万二千元,杂志盈利将近五千元。

运转得好,他们出版社真是每个月下金蛋的大母鸡。

虽然林遇梵没对员工有什么承诺,但大家都很高兴。

老板赚钱后,只要从手指缝里漏一点给大家,那他们的日子也比往年好过太多。

再说,林遇梵是个大方的老板,去年出版社赚的钱虽少,但年终她把赚的利润全部分给大家了。

以后肯定会更有盼头。

所以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林遇梵也高兴,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接下来是卉岩这边汇报三毫纸小说出版的工作进展。

卉岩昨晚没休息好,她微微打了个呵欠:“我们最近收到了大量的投稿,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有质量还不错的,下个月至少能挑出十本三毫纸小说进行出版,不过总的来说,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

林遇梵想起之前负责写《黄金大劫案》第一稿但最后稿件没被使用的那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