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1 / 2)

到底要怎么做,李玄贞才会答应放过阿兄?

李仲虔让人请医者来看瑶英的脚伤,确认没事才让她睡下。

亲兵找了过来:“阿郎,今天又有几个年轻有为的俊杰过来投靠,他们仰慕谢家,甘愿为阿郎效死。”

李仲虔淡淡地道:“打发了吧,告诉他们,世子是李玄贞,跟着世子他们才能出人头地。”

亲兵不甘心地说:“阿郎……大将军偏心世子,谁都看得出来,谢家凋零……如今只剩下您支应门户,您为什么总是拒绝前来投靠的英才,却把那些山贼之流招入麾下呢?”

李仲虔自嘲地一笑:“我自身难保,就别耽误他们的前程了,跟着我,以后出征打仗,只能干最脏的事……我不想带着他们去送死。”

亲兵长叹一声,“可是他们想报答谢家的恩德……”

李仲虔神色淡漠:“没什么报答不报答的。大难临头,我谁都不会管,只要小七平安,跟着我的人,我一个都顾不上。他们不用觉得愧对谢家,以后我们兄妹落难,他们不跟着踩一脚,就是仁至义尽了。”

亲兵出去,原话劝走前来投奔李仲虔的年轻将领。

……

另一头,李玄贞安置好朱绿芸,出了院子,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走到平时轻易不会踏足的西院。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在廊下站了一会儿。

摇曳的树影下飘来一阵欢快的嬉笑声。

李仲虔背着李七娘走了过去,李七娘伸手去够伸到长廊里的花枝,李仲虔故意晃几下,吓了她一跳,她折下花枝不轻不重地打了他几下。

兄妹俩笑成一团。

李玄贞心口刺痛,眸光阴沉,转身离去。

李七娘今天来找他,一定是为了李仲虔。

15另一世(BE)

缘觉第一次见到七公主,是在十二岁那年的春天。

夏口城建在近江处,依山傍水,初春时节,暖风骀荡,两岸草木葳蕤,李白桃红,一树树繁花盛放,云蒸霞蔚。

正值寒食节前后,士人庶民不论贵贱,携家带口倾城踏青出游。

天蓝水清,江中舟楫林立,渡口人流如织。

岸边大道上,游春的百姓身着鲜衣,挑着担子,随意走到一处柳荫前,铺设毡毯,摆上酒菜,一家人席地而坐,赏春饮酒,纵情高歌。

风景更好的江畔则早就被达官显贵家的豪奴占据,仆从簇拥的牛车、马车直接驶进花光灿烂的花树下,仆人搭设起一层层帐幔,支起一顶顶宴帐,抬出一张张宴桌,山珍海味,琳琅满目,乐班奏起欢快的乐曲,珠翠满头、华服盛装的女眷们拖着曳地纱裙,坐卧于云霞般的百花间,击节而歌,欢声笑语不绝。

时不时有纨绔少年打马飞驰而过,尘土飞扬。

山下绿草茵茵,林地空地上,人们手拉着手,随着乐曲踏歌起舞,生气勃勃的少年郎们打秋千,踢气毬,拔河,打马球,斗鸡,赌博,挥汗如雨,场外观者如堵,叫好声此起彼落。

展眼望去,处处人山人海,红飞翠舞。

缘觉是个孤儿,从小在东山寺长大,很少下山,没有见过这样热闹的景象,跟在师兄们身后,好奇地抬头张望。

师兄们面色凝重,目不斜视。

他们穿过繁华的人间红尘,渐渐把热闹人声抛在身后。

过桥,翻山,坐渡船,走了很长很长的路,在缘觉累得直喘出气时,他们来到江边一处土崖前。

山崖上搭建了一座祭台,四角高高耸立的木柱上雕刻有一张张威严的鬼脸,木柱顶端,几面硕大的玄色旗帜被江风扯动拍打,发出巨大的声响。

数百人匍匐在祭台下,对着台上顶礼膜拜,口中虔诚地念诵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