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 / 3)

“小说里,滨冈非常憎恨主导所有暴力事件的主角。我可以感觉到,那股憎恨的情绪漂荡在字里行间。虽然书里没有明白指出,可是滨冈会对曾经折磨自己的男人之死感兴趣,明显地是因为他心底有着很深的怨恨。少年滨冈就是作者,也就是说日高藉由写作这本小说,达到向我哥报仇的目的,这是我的解读。”

我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藤尾美弥子,为了报仇而写小说,这种事我连想都没不过。

不,打一开始,我们搜查小组就没注意 禁猎地 这本书。

“不过,按照野野口的自白,这样讲就不通了。”

“没错。不过,就像我刚才说的,如果光就作者是小说人物原型的观点来作考量的话,那不管是日高也好,野野口也罢,结果都是一样的。不过,长久以来我一直书中人物和日高的形象重叠在一起,所以一时很难接受另有其人的说法,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对了,就像小说改拍成连续剧的时候,看到演员的气质与书中人物的形象不合,总会觉得生气吧就是那种感觉。”

“假设是日高邦彦的话,那他和 禁猎地 里的滨冈在形象、气质上全都符圣吗请就你的主观回答,没有关系。”

“我觉得好像符合,不过这或许是我个人的先入为主。因为,我刚刚也说过了,事实上,我几乎不了解日高这个人。”藤尾美弥子慎重地,尽量避免讲得太过肯定。

最后我问她,关于禁猎地一案,她们抗争的对象从日高邦彦变成了野野口修,今后有什么打算

“不管怎样,先等野野口的判决结果下来后再说吧。”她以冷静的语气回答。

关于日高邦彦被杀一案,我至今依然穷追不舍、不肯放手,我想上司看在眼里不是很高兴。犯人己经招认,连亲手写的自白书都有了,何必还四处探问他会这么想也是理所当然的。

“还有什么问题吗这一切不是都很合理吗”

上司不耐烦地问道。而我自己也找不到理由否认本案件的调查己经告一段落。别的不谈,此次很多被视为重要证据的线索,都是我亲手找出来的。

连我自己都觉得没必要再查下去了。野野口伪造的不在场证明己经被拆穿,他和日高之间的恩怨也己真相大白。说老实话,我甚至为自己的工作表现感到骄傲。

我之所以会产生怀疑,是在病房里帮野野口做笔录的时候,脑子里突然进出某个想法,不过,当时我没有理它。因为那个想法太过奇怪,也太超现实了。

不过,就算我能暂时忽略,也无法一直避开,那个古怪的想法在我脑海盘旋不去。说老实话,从逮捕他以来,我就经常有种误入歧途的不安,如今这种感觉又更加明显了。

或许是因为不管就刑警工作或人生历练而言,我都还很生嫩,所以才会产生无的错觉。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可是,我却一直无法说服自己就此让案件画上休止符。

为求保险起见,我试着重读野野口修所写的自白书。结果,我找到了好几个先前不曾看出的疑点:

一、日高邦彦以杀人未遂的证据为要胁,强逼野野口帮自己代写作品。不过,反过来说,如果野野口抱着舍弃一切的觉悟,主动向警方投案的话,那么日高也会遭受某种程度的损失,说不定会因此断送作家的生命。难道日高不担心这个吗虽说到最事野野口以不想连累日高初美为由,没有去自首,不过,一开始日高邦彦应该没有握事情会这么发展吧

二、日高初美死后,野野口修依然没有反杭,是为了什么笔记里他自述,是因为懒得和日高打心理战。不过,在这种心态下,一般人应该会选择舍弃一切,出面首才对呀。

三、认真计较起来,那卷带子和那把刀子真的可以作为杀人未遂的证据吗录影带拍的只是野野口侵入日高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