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组调查过后,发现这些全是小说。从大学笔记以及稿纸上的笔迹,可以确定 这些的确是野野口本人所写。
一开始,我们从某张磁片里,发现了不可置信的东西。不,就我个人而言,刀预料中的事。
磁片里是冰之扉的原稿。不过那不是这次的,而是之前已经在杂志发表无所有篇章。
我请聪明社的编辑山边先生帮我看那些稿子,他的看法如下:“这确实是冰之扉 至今为止连载过的部分。故事的情节虽然相同,却有好几个部分是我们手上的稿子所没有的,也有正好相反的情形。总之,两者在辞语的运用及文体的表现上确实有不少的差异。”
也就是说,同样的现象不仅出现在此次野野口利用作为不在场证明的原稿上,出现在这张磁碟片里。
于是我们收集起日高邦彦的所有作品,大家分配着阅读。附带一提,很多干员都苦笑着说,己经很久不曾像这样拚命读书了。
这份努力的成果,让我们发现惊人的事实。从野野口修的房里搜出的八本大笔记,里面共写了五部长篇小说,而其中的内容和日高邦彦至今发表的作品完全一样。书名和人物的名称或许稍有变动,形式或略有不同,但故事的演变、进展却如出一辙。
而其他的磁片里共包括了三部长篇、二十部短篇,所有的长篇都与日高的作品同,短篇则有十七部是相同的情形。至于那些凑不起来的短篇,则隶属于儿童文等范畴,以野野口修的名义发表。
而写在稿纸上的两篇短篇小说,则在日高的作品里找不到类似的。就稿纸的陈旧情形推断,那应该是很久以前写的,或许再往前探究,能发现什么也说不定。
不管怎样,在非作者的住处发现这么多原稿己经很不合理了。更何况,这些内容虽不至于与己发表的作品完全一致,却仅有些许的差异,这一点也令人匪夷所思。那些写在大学笔记中的作品,甚至还有添注和订正的痕迹,看得出途中几经推敲催饰。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断言我的假设是正确的。
我的假设就是:野野口修该不会是日高邦彦的影子作家吧因为这种种奇妙的纠葛,诱发了此次的杀人案件
我在侦查室里针对这点询问过野野口修,结果他面不改色地否定了。
“不是。”
那么,那些笔记及磁片里的小说要做何解释面对这些问题,他只是闭着眼,一贯保持沉默。不管同座的资深检察官如何逼问,他就是不答。
然后,今天在侦讯途中发生了一件料想不到的事。
野野口修突然按住肚子,非常痛苦。看他痛不欲生的样子,我甚至还以为他偷藏毒药,服毒自尽了。
他马上被送到警察医院,躺在床上休息。
上司把我叫去,告诉我一件令人意外的事。
他说野野口修好像罹患了癌症。
在他病倒后的隔天,我前往野野口修住的医院。在探望他之前,我先去拜访主治医生。
医生说了,他的癌细胞己经转移到包裹内脏的腹膜,情况十分危急,应该尽早动手术。
我问他是复发吗结果医生回答“算是吧”。
我之所以这样问是有原因的。因为调查结果显示,野野口修也曾在两年前因为相同的病况,动刀切除掉部份的胃袋。因为手术的关系,他向学校请了几个月的长假不过,同事当中好像没人知道他因什么病请假,知道内情的只有校长一人而己。
奇怪的是,直到被逮捕以前,野野口修都没有去过医院。他应该会自觉身体不适才对――这是医生的看法。
动手术就会有救吗我试着进一步了解。
在我听来,情况似乎比想象的严重。
之后,我到病房探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