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1 / 2)

“市井里传说最多的,是说她是世子爷的野宠,大哥说这是不经之谈。”中年人低低答道。

“确实是不经之谈,世子爷真要是爱恋美色,早就收到身边了。她长得怎么样?”朱老太爷又问了句。

“灵秀甜美,如春花一般。”中年人答道。

他前一阵子刚刚找机会仔细看过一回。

朱老太爷低低嗯了一声,“她既然放话收织工,世子爷那头必定有响应之策,用官府压咱们,逼着咱们不管停不停工,都得养着织工,要是不养,就要逼着咱们转卖。”

“嗯,让织工们去官府闹一闹恐怕不行了。”中年人叹气道。

“你竟然有这个打算?蠢!”朱老太爷不客气的骂了一句,“让织坊放些学徒和蠢笨之人到牙行,放给他们,让他们买!

“记着,能理线上线的织工,一个都不许放出去,熟手也不许放出去,但凡能独领一张机的都不许放出去。”

“要不就别放了,都是有身契的,也就是吃口闲饭而已,哪家织坊都养得起。”中年人皱眉道。

“蠢!”朱老太爷横了中年人一眼,“这不是为了养不养得起,这是为了消耗他们的银钱!你只管照我的说去做!”

“原来是这样!儿子懂了。”中年人恍然大悟,赶紧点头。

??第二百一二章 道具晴

李小囡一行人行程紧凑,从越州到杭州,再要赶往明州时,嘉兴的牙行递到平江城的信儿转到了李小囡手里,嘉兴的织坊往牙行托转了一批织工要脱手。

李小囡立刻掉头赶往紧挨着嘉兴县的秀州华亭县。

晚晴很纳闷,嘉兴的牙行里有织工,怎么去了华亭县?

李小囡笑眯眯让晚晴猜,晚晴干脆利落的拒绝了,她心眼少,猜不着。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李小囡给自己倒了杯茶。

“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俗话,这不是俗话说,这是阿囡说!”晚晴不客气的打断了李小囡的话。

“你家世子爷觉得这话很有道理。”李小囡笑眯眯堵了句。

“就算商场是战场,你要买的织工在嘉兴,却往华亭跑,这是什么计?围魏救赵?”晚晴撇嘴问道。

她家世子爷会打仗,又不会做生意,世子爷觉得有道理,不一定真有道理。

“差不多吧。第一,你家世子爷的信你看过,织坊停工是因为他们要跟你家世子爷较劲儿,既然这样,他们停工是出招,卖织工,说不定也是出招。”

“对对对!”晚晴听的不停点头。

“那咱们出面接织工之前,是不是先要打听打听?”

“那当然,知己知彼么!”

“咱们去过嘉兴,我跟二堂叔还去过牙行,嘉兴的牙行知道是咱们要买织工,那嘉兴的织坊肯定也知道了买家是什么样的人。

“牙行一手托两家,咱们跟织坊,要是非得偏向一家,牙行肯定偏向织坊,对吧?”

“咱们没去过华亭!所以!咱们就去华亭知己知彼!”晚晴兴奋的一拍巴掌。

“对,还有,华亭的土话跟我们李家集差不多,嘉兴的土话就差得太多了,好些话听不懂。”李小囡笑道。

“嗯?不都是吴语吗?华亭跟嘉还不一样?”晚晴惊讶了,她统统听不懂,更听不出分别。

“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这句俗话你听说过吧?”李小囡问道。

“那是说闽南。”

“江南也这样。”

“你想得真周到。”晚晴一声赞叹,“怪不得你不怕见史大娘子,你这心眼一点儿也不比她少。”

李小囡斜瞥向晚晴。

“我是夸你,我小时候听不懂话,跟我阿娘说:某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