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2 / 3)

谪仙 李朝歌顾明恪 3538 字 2个月前

不同,永远不会共情。

女皇这么要强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她能坐稳帝位,并非因为手段多么高超,名望多么深厚,而是因为她是李怀的母亲。那些臣子看她,就像看一个年老贪权的老母亲。民间家主死后,寡妇代儿子主持家业亦很常见,女皇在天下臣民心里,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帝制时代,皇帝是最不重要的一环了,就算皇帝是个傻子,有臣子在,一样可以治国。永远不要期望臣子会为了国家好而按才干挑选国君,他们看重的,唯有江山稳固,中庸平稳。

李朝歌不可能和平地通过继承登基,而要通过不和平手段,必然需要当权者的强力支持。

女皇似是勾动了心绪,难得说了很多话:“古往今来那么多太后,唯独朕捅破这层窗户纸,掀开珠帘当了皇帝。想以女人身份在这个男人的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就只能比男人更狠毒。如果你站在朕的位置上,你重情重义,不忍心赶尽杀绝,甚至讲究公正道义,那你从一开始,就当不了皇后,称不了皇帝。”

李朝歌设身处地地想了想,发现如果她是女皇,她确实走不到女皇这一步。莫说十年布局废帝自立,仅说前面宫斗,李朝歌就受不了了。

但是,李朝歌依然无法认同女皇对于王权的想法:“既然当了君王,就要为脚下千千万万百姓负责。酷吏逼供,监听群臣,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真的是为国家好吗?”

“那你觉得什么是为国家好?”女皇看着李朝歌,像是看一个理想的近乎天真的孩子,“大同社会只存在于传说中,现实上,每一位有为之君都要杀很多人。你以为你父亲就仁义道德吗,他也杀了不少人,只不过不是以他的名义。唯有用鲜血威慑住天下,才能让各地节度使安分守己,不敢屯兵自立。杀一小部分人,就可以让天下按部就班,不生战乱,拯救更多性命,这才是为国家好。”

所以,女皇依然不觉得她重用酷吏是错的,在女皇这个位置上,她只能如此。李朝歌和女皇谁都无法说服谁,这是她们无法调和的政治分歧。

“朝歌,醒醒吧。”女皇拖着华丽尊贵的冕服,走上帝座,说道,“如果一个皇帝不舍得杀人,那他一定是个昏君。至高者,无欲则刚,自古以来有为之帝皆是孤家寡人,只有昏君,才沉溺于情感。你狠不下心,不能割舍掉无用的东西,就不能站到高处。现在朝野内外安稳,不过是因为李怀还活着,他们都等着朕死了,然后拥立李怀。朕若是将皇位传给你的孩子,必然要顶着巨大压力,商人尚且无利不起早,朕身为一国之主,为什么要这样做?”

女皇的意思很明白,女皇可以选择她,但李朝歌必须投桃报李,保证下一代是武家的子嗣。她必须割舍掉无用的亲情、爱情、软弱、怜悯,成为一个冷酷无情,一切只以利益为先的所谓“君王”。

李朝歌没回答,女皇就慢慢等。然而等待的时间比预料久,女皇感到些许不耐:“你想明白了吗。”

“我明白了。”李朝歌抬头,她像是突然领悟了什么事情一般,身姿放松,双眼清明,身上仿佛流淌着一股至清至纯的灵气,“我所追求的公道正义,在你们眼里一文不值。曾经父亲是,如今母亲您也是。但我依然想说,为君者,不意味着可以享受特权,也不意味着高人一等,只意味着有这个荣幸为百姓做事罢了。顾明恪是我的夫君,我愿意与他荣辱与共,同生共死。圣上的厚爱,我只能辜负了。”

李朝歌说完,根本不看女皇的反应,自己转头就走。她走出大业殿,隆冬寒风中带着雪粒,迎面扑来。李朝歌抬眼望向远方的佛塔楼阙,觉得自己从未如此平静过。

她知道自己今日必然得罪了女皇,但是那又如何,她终于将心里话说出来了。无论后续发生任何事情,她都不后悔。李朝歌突然很想见顾明恪,她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