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2 / 3)

谪仙 李朝歌顾明恪 3631 字 2个月前

而且为了增强潜渊剑的运势,夔国还用人活祭过这柄剑。这样看来,前世李朝歌死于潜渊剑下,倒也不冤。

再后面消息就很少了,李朝歌只知道他统一列国,登基称帝。多年夙愿成真,本该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但他之后的人生走向却有些迷。儿子不出息就不说了,他自己也沉迷寻仙问道,长生不老。常年征战后最要紧的就是修生养息,他却带着足以掏空国库的金银珠宝下葬,看山脚下那个村庄的模样,夔帝还找了不少活人陪葬。这些做法,委实不能说英明。

不太像一个十二岁就懂得制衡的国君的做法。

李朝歌想到亡灵村的传言,传说中,夔帝后来经神仙点化飞升,这到底是因为皇帝沉迷求仙问道,百姓以讹传讹因缘附会,还是确有其事呢?

李朝歌盯着树影思索,突然外面来人,说太后传召。

李朝歌进宫,现在天后升级成太后,宫殿也从文成殿搬到长生殿。宫女在外面传话,天后没有回头,道:“叫她进来吧。”

李朝歌进入长生殿,给天后行礼:“儿臣参见太后。”

天后站在屏风里面,对着李朝歌招手。李朝歌绕过屏风,进入内殿,天后给李朝歌看着面前的画轴,问:“朝歌,你觉得这幅图怎么样?”

李朝歌抬眸望去,图画上是一位菩萨,宝相庄严,慈眉善目,李朝歌对佛经了解有限,她看了一会,实在没认出来这是哪位菩萨。

李朝歌说道:“儿臣才疏学浅,不敢妄言菩萨。菩萨金身,自是功德无量。太后怎么研究起佛法来?”

天后笑着走出内殿,李朝歌跟在天后身侧,随着天后坐下。天后拿起一串佛珠,一边拨弄,一边说:“难怪你认不出来,这是《大云经》里的净光天女。大云经传至东土没多久,经书高深玄雅,还没有流传开。”

李朝歌应了一声,问:“原来如此。不知大云经讲了什么佛法?”

“大云经记载,净光天女在佛祖身边听大涅盘经,佛祖告净光天女言,天女将化身菩萨,以女身转生为人,当王国土。经书中还说,净光天女前世是一位王后,后世舍天身,以女人之身成为国王,最后功德圆满,得大自在而成佛。”

李朝歌露出一副受教的模样,心里却在想,天后这是翻了多少佛家典籍,硬从犄角旮旯里找出这么一本生僻的佛经。反正李朝歌从未听说过净光天女,更没有见人供奉过《大云经》。

佛家认为人灵魂不灭,今生积德,转世就能享福,所以前世今生俱是一个人的经历。净光天女前世是国王的妻子,转世后要成为国王统治一方国土,之后还要成佛。这个故事可太讨天后喜欢了。

前半段是天后的经历,后半段是天后的梦想。天后便是皇帝的妻子,如果天后是净光天女转生,岂不是应当顺应天命,登基为帝?

李朝歌明白天后这是在试探她,聪明人说话从来不必多,话到这种程度,该听懂的早就听懂了。李朝歌听完净光天女的故事后,一脸叹服地点头道:“净光天女竟如此神通,儿臣今日受教了。”

天后微笑,眼睛一动不动注视着李朝歌,说道:“我们中原兴儒道,和天竺多有不同。佛教中有女菩萨、女国王,孔孟却言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净光天女若是投身在大唐,恐怕便成不了佛了。”

李朝歌看起来平静随意,说出来的话却字字小心:“国家大事最忌讳一成不变,孔孟推崇周礼,但若把周天子治国那一套放在大唐,恐怕也不适宜。治国要与时俱进,孔孟即便有大圣贤,也没法预料后世方方面面。”

天后神情不变,眼睛中却流露出满意之色。李朝歌心里悄悄松了口气,天后笑着对她说:“朝歌,你自己说才疏学浅,但是依我看,你对佛法的体悟分明极高。”

李朝歌垂眸,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