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1 / 3)

谪仙 李朝歌顾明恪 3516 字 2个月前

太医署的御医早就在旁边候着了,闻言,为首的御医上前,对李朝歌行礼道:“回禀盛元公主,老臣已给圣人看过脉。圣人……脉象微弱,已到大限。请天后、太子和公主早做准备。”

早做准备?做什么准备呢?李朝歌眼眶猛地一酸,旁边李常乐已经呜呜哭了起来,殿中人见状,连忙去安抚李常乐。

李朝歌垂头,悄悄擦去自己眼角的泪珠。众人注意力都在李常乐身上,没人留意到李朝歌。李朝歌调整好情绪,抬头坐好,手背忽然覆上一个微凉的手掌。

李朝歌回头,见顾明恪目视前方,无声地安慰她。

他的手掌热度很淡,几乎是凉的。可是李朝歌内心却渐渐安稳下来,是啊,生老病死非人力能及,李朝歌能做的,只有静静陪皇帝走过最后一段时光。

众人静默地守在皇帝病榻前,谁都无心说话。后面天后熬不住,被宫人和李朝歌劝回去了。没过多久,李常乐止不住打瞌睡,李怀带人去安置李常乐休息。最后,大殿中只剩李朝歌。

顾明恪一直陪在李朝歌身边。天色将明时,他给李朝歌拿来水,说:“润润嗓子吧。你守了一夜,当心身体撑不住。”

李朝歌沉默地接过水,一杯水入喉,她却没有任何感觉。大业殿中安安静静的,都能听到青烟升起的声音。片刻后,李朝歌有些沙哑的嗓音响起:“今年春天,我不该出京的,我应该一直留在东都。”

李朝歌年初时带兵去汾州查武神庙的事,一去四个月,直到七天前才回来。她自从相认就一直奔波在外,很少和皇帝相处。她总觉得大事要紧,儿女情长不急,没想到,此后竟再也没机会了。

顾明恪静静陪在她身边,他将她鬓边散落的头发挽起,说:“不要胡思乱想。你身为女儿,已经做得无可指摘。圣人对你给予厚望,等他醒来,绝不想看着你游思妄量,胡乱自责。”

李朝歌闭上眼睛,觉得十分疲惫。李朝歌声音低低的,道:“我在外流浪十年,即便回来也总是跑动跑西,没在圣人身边尽孝几天。当女儿做成我这样,实在太失职了。”

顾明恪正要说什么,突然感受到皇帝气息变动,立刻看向塌上。李朝歌也跟着抬头,看到皇帝的指尖微弱地动了动,随即,费力地睁开眼睛。

李朝歌又惊又喜,立刻对侍从道:“圣人醒了,快宣太医,通知天后!”

天后和李怀、李常乐很快赶来,皇帝被众人围在塌上,刚刚让御医诊过脉。天后急匆匆奔来,她看到皇帝,眼泪险些掉下来:“圣人。”

皇帝刚才含了参片,现在精神看起来好了很多。天后想到“回光返照”这四个字,心里痛极。

天后坐到塌边,李朝歌和李怀、李常乐分别围在周围。皇帝病危这么大的事,天后压根没有通知其他皇子皇女。李许远在寿州,李贞已是方外之人。昨日李贞没有参加李朝歌的婚礼,错过了第一手消息,等后面她再听到风声,也出不了公主府了。

皇帝环顾四周,道:“你们都来了呀。太子呢?”

众人愣怔,皇帝随即反应过来,低喃:“是朕糊涂了,太子已经病逝了。”

如今李怀已入主东宫,但是皇帝口中的“太子”,显然指李善。

天后转过脸拭泪,李朝歌心里难受,默默垂下头。李常乐捂着嘴,呜呜哭泣。李怀用力握拳,喊了句“圣人”,接下来的话却说不出来。

皇帝看起来倒很平静,他早知自己大限将近,这些年他饱受病痛,如今终于到了解脱的时候。皇帝说:“没什么好哭的,人终有一死,朕身为皇帝,儿女双全,四海升平,委实再无遗憾。皇太子李怀聪明敦厚,堪表皇帝之器,尔等当竭诚辅佐太子,光耀大唐基业。朕走后,停灵七日则殡,江山社稷至重,不可暂旷,太子于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