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非常感动,然后表示,等你一回来,就把你徒弟还给你,为父保证不抢。

那边王贲接到信都有了一种飘忽感,甚至觉得这里面可能有鬼,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是个好事!

甚至王贲都放心了不少。

或许是因为他在外面征战,父亲在家中惦记他,为了给他安心所致!

毕竟,父亲都已经放话出来了,这事就算是定下来了。

随军出行的王离听到这件事都恭喜了一下,“恭喜父亲喜得贵徒。”

王贲听着王离这个词用得怎么听怎么怪,但是总归没有多说什么。

而在另一边王翦实际上和王贲的念头那是一点也不沾边。

伴随着从陛下那边得知项籍之事后,王翦顿时就明白了,王贲之前那个状态到底是因为什么。

对于这种情况,王翦那是自然不会放过。

然后王翦就明白了一件事

天才和天才之间,是有区别的。

尤其是新来的天才,还只有十二,极小,还不好教。

王翦甚至有了一种阔别多年再一次获得了养孩子的感觉,当然,是那种管起来,费劲至极的那种。

他喜欢稳,但是项籍显然不是这样的,学兵书还问题极多,好消息是,这位天才同样能够举一反三,一点就透,但是太猛了点。

相似之处也有,那就是人际关系上,极差,非常差,差到离谱。

王翦见的人很多,但像是他们俩这样的一山更比一山高,王翦见得实在不多。

小徒弟的情商,他很清楚。

而新来这位项籍,他的情商,那就是属于,看得出来,能够笼络部分人,说不得对部分人还能够极好的那种,但是他能得罪死绝大部分人。

比韩信还极端。

好消息,他才十二。

坏消息,他只有十二。

不过唯一的好消息是,韩信从师兄变成小师叔后,韩信和项籍之间的氛围稍微好了一点。

但是在御书院之中,氛围好不了一点。

太史看着李斯,那眼刀子俨然就是一下下往李斯身上刮。

理论上来说这种局面是不应该出现的。

秦楚之好,秦国与吴、越二国之旧盟,秦赵之义,各种他国王室绿油油文学,楚国正统在周王畿,周王畿正统在秦国,秦国天下中心,项燕传,末代楚王的二三事这些,太史已经感觉自己身份史官的素养在今天,被李斯给啃了个四分五裂,本以为已经很是绝活了,但是翻到明显是文姜和齐襄公的事情挪移到他国身上后,太史脸色彻底绷住了。

这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别说太史了,就算是任何一个史官站在这里,这都难以过得去。

美化是一方面,但是不能够否认,他们一样是在秉笔直书!

史家风骨先贤可以,他也一样可以!

他更不想输了那后世那厮!

“李斯你也太过分了!”

“这些乱七八糟的你也能够凑在一块?!”

对此李斯的面色别看面上没什么实际上只能默默吞下苦果,其实他也觉得有点过分了,毕竟太史也是个史官,而他写的那玩意,距离胡编乱造,那只剩下了个骨架。

他的肩膀上本不应该肩负这么多东西,但是吧……

谁让林朝之前打开的新世界大门了呢?

陛下也有这个心思,作为一个揣摩陛下之意超强的李斯,眼下怎么能不更进一步呢?

尤其是如今有了项羽之事,这件事更要搬到台面上去。

当然,全盘照抄林朝所说的显然不行,还是需要加点自己的东西的。

然后就有了今天这个东西。